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敦煌壽昌城

敦煌壽昌城

日期:2016/12/14 17:53:54      編輯:古建園林

壽昌城西北角墩

壽昌城西北角墩

    現今的敦煌陽關鎮(原南湖鄉),不但是敦煌最負勝名的葡萄之鄉,而且還擁有眾多的文化遺跡,除了古陽關之外,就是這座名叫壽昌城的古城了,它隱藏在陽關綠洲的邊緣,是一個偉大的隱者。一千多年了,它才逐漸從敦煌厚重的歷史畫卷中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

    千年古城今猶在

    壽昌城位於敦煌市原南湖鄉(現陽關鎮)北工村北部,西距古陽關遺跡約3公裡,南距漢渥窪池(唐壽昌海、今黃水壩水庫)5公裡。

    初春的一個早晨,記者隨中科院旅游規劃研究所的3名專家來到了古陽關腳下的壽昌城進行參觀。在綠洲的盡頭,有風沙漫過,成片干枯的蘆葦在風中吱吱作響。眼前壽昌城址已很殘破,大多被流沙埋沒。平面呈矩形,東、西、北三面僅存斷續牆垣,南垣僅見牆基,其西段被現代水渠用作渠堤。牆垣皆取河湖中的紅色膠泥夯築而成,牆基寬7米,殘高最高5米,頂寬約2米。北牆長約300米,東西二垣各長約270米,總面積83500平方米。東牆似有甕城殘跡。壽昌城內雖然沙丘連綿起伏,當年的通衢街道、繁華鬧市早已無影無蹤,但古城的輪廓依然清晰。城外北、東兩邊數公裡范圍內亦全為沙丘占據,沙丘高達數米,有時人行至沙丘間就不見了人影。而沙丘間地上暴露成片的風蝕古耕地、渠道以及房捨的遺跡,亦見陶片、磚塊等漢唐遺物。與陽關遺址一帶類似。據著名敦煌學家李並成先生實地考究,這處古綠洲面積約25平方公裡。城外東南70米處存古陶窯遺址一處,地面散落已燒成的、半成品的陶器碎片甚多。城西北、西南數公裡外的戈壁灘上存兩處漢唐墓葬群,分別名為山水溝墓群和西頭溝墓群。城東5公裡的雙墩子一帶亦有古墓群。

    史學家們認為,陽關壽昌城就是漢代敦煌郡所轄六縣之一龍勒縣的縣城,唐代為沙州所屬的壽昌縣城。早年城內出土石碑一塊,上書“壽昌城”三字,並有碑文,後被打碎。

    盛極一時的壽昌古城

    據敦煌遺書《唐沙州地志殘卷》記載,當時壽昌城中建有學校、寺廟、社稷壇等,縣境內開挖有長達7.5公裡的大渠、長支渠兩條主干渠道和多條子渠引水灌田,該縣還管轄播仙鎮(今新疆且末縣)、石城鎮(今新疆若羌縣)以及在這一帶的新城、屯城、蒲桃城、薩毗城等城堡和蒲昌海(今羅布泊),並有6條道路通往各地。又據莫高窟藏經洞所出五代後晉天福十年(945年)寫本《壽昌縣地境》記載,當時該縣有359戶,1個鄉,1所寺(永安寺),兩所鎮(龍勒鎮、西關鎮),3所戍(大水戍、紫金戍、西子亭戍),還有5座堡、34座烽燧和西壽昌城;仍然開有大渠等灌溉渠道,仍管轄播仙鎮、石城鎮、新城、葡萄城(即蒲桃城)、薩毗城、蒲昌城等。此外著名敦煌學專家李並成先生還研究得出,唐宋時期的南湖綠洲灌溉范圍以壽昌城為中心,向南5公裡,東2.5公裡,北5公裡,西15公裡,面積約120平方公裡。可見當時這一帶是頗為繁華的。壽昌城是何時因何故廢棄的?李並成認為,由城中暴露的遺物來看,均為宋代或宋代以前之物,那麼它應廢棄於宋代,也就是敦煌曹氏歸義軍政權覆亡以後。城北、城東的大片古綠洲也應是在這一時期發生沙漠化的。歸義軍政權滅亡後,這裡漸漸廢而不用,而終於演變成了流沙的處所。

    壽昌城是全國聞名的圍棋子加工基地?

    壽昌城內常可見到黑白兩色的圓形小石子,有光滑細膩的成品,也有半成品,還有未經加工的黑色和白色的碎石堆。經考證,這就是古代圍棋子。據敦煌遺書《地志》記載:唐代,沙州每年要向朝延進貢20具圍棋子,壽昌縣便是加工圍棋子的產地。近年來,敦煌市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在南湖鄉境內的壽昌古城中陸續發掘出圍棋子66枚,其中黑子41枚,白子25枚。出土的棋子多為花崗巖石制成,其中少量為玉石。棋子外形美觀,磨制精細,與現在流行的圍棋無二。根據考古發現的文獻記載,唐代壽昌城中可能有一個具有傳統精湛工藝水平的圍棋子制作基地,棋子的聲名遠揚到了當時的京城長安。

    壽昌城的美麗傳說

    漢代的龍勒縣為什麼要改名壽昌縣呢?有一個傳說故事:從前,有人在陽關下的渥窪池捉到了一匹寶馬,獻給了當朝皇帝。這天,正好皇帝過大壽,認為這是吉祥之兆,便封寶馬為“壽昌寶骥”。又命工匠制作了副鑲金嵌玉的籠頭帶上。更顯得寶骥威風無比。誰知,“壽昌寶骥”自從受封之後不吃不喝,坐臥不寧,每天太陽落山時向著故地西方嘶鳴。鳴聲淒涼,聽了之後使人傷感。侍馬官怕寶骥有個一差二錯,吃罪不起,便禀告皇帝說,此馬患了懷念故土之症,如不放回本土,難保性命。皇帝無奈,只好忍痛割愛將寶骥放了。“壽昌寶骥”清晨從長安出發,一路飛馳,歸心似箭,傍晚便回到了陽關。它站在墩墩山上一看,自己還帶著皇帝賜予的“龍勒”,生氣地用力一甩,就把龍勒向西南甩出一百八十裡,落到一座高山上,這就是現在的龍勒山。當地官員為了討好皇帝,便將龍勒縣改名為“壽昌縣”,縣城西面的巴音郭勒海改名為“壽昌海”。西漢時,此城是敦煌郡所領六縣之一龍勒縣治所。北魏改立為壽昌郡,瓜州轄龍勒、東鄉兩縣,北周並入敦煌縣。唐武德年間又置壽昌縣,屬沙州郡。

推薦閱讀:

浏陽三百歲古民居的確“很江南”

廣東清遠歷史文化名村南崗排

貴州丙安古鎮

安徽查濟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