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襄陽南漳漫雲村

襄陽南漳漫雲村

日期:2016/12/14 17:51:57      編輯:古建園林

“花屋”門前的石台階

“花屋”門前的石台階

    近日,國家古村落保護委員會20余位專家學者,零距離接觸了湖北襄陽市南漳縣東鞏鎮的春秋寨和巡檢鎮的漫雲村。

    剛進村口,就被眼前水墨畫般的美景震撼了:村子中央有20多棟古民居整齊排列,一律座北朝南依山而建,門前一條古街道橫貫東西。街道北面為民居的正房,通風采光條件較為優越,南面有許多附屬便房。古街道總長約150米,街面全部用不規則的青石板鋪就,青石板歷經數百年踩踏顯得異常光滑。

    筆者注意到,村裡最老的一處四合院式的“花屋”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兩層小樓,整棟房屋有大小房間22間,房屋右側有一棟結構大同小異的偏房,據傳古時為武將隨員所住,可謂“豪宅”。據村書記敖光正介紹,像這樣的“花屋”,全村至少有15座以上。

    老宅院外,一棵直徑逾1米的古皂角樹像一把巨傘撐出綠蔭,樹齡超過200年,樹下一塊大磨盤成為天然的村民聚集地。幾百年來,村民們習慣聚集在皂角樹下議事。

    敖光正介紹,現留在村子有130人,村裡有“六古”:古民居、古山寨、古作坊、古墓群、古樹和古井。村民至今保持著古樸的民風民俗文化。

    去年6月,漫雲古村在中央電視台“中國文化遺產日特別報道――《中國記憶》”節目播出,漫雲村由此而聲名遠揚,吸引眾多驢友前去探訪。

    寂靜的漫雲古村逐漸熱鬧起來。據介紹,目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最高峰每天達200余人。但是,漫雲古村還沒有任何的建設和包裝。因此,游客進山後,吃住均自行解決。在漫雲,游客們雖然飽覽了如畫美景,卻感受了生活的不便,同時也不得不給古村的環境衛生、風貌保護留下遺憾。

    去年10月,南漳漫雲村獲評“中國景觀村落”,成為湖北省首個國家級景觀村落。去年11月,該村入圍“綠色幸福村”省級試點,成為此次襄陽市唯一一個試點。

    中國古村落保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安蒙認為,不用開發概念,不用旅游概念,就用功能再生概念,通過反思維把漫雲打造成一個古村落的代表。

    沈陽大學教授、古建築專家趙琛教授說,從上方俯視整個漫雲村,就像一條龍盤著整個村莊,幾乎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是左青龍右白虎。漫雲村是人與天與自然的對話,是天然合成絕頂的例子。不比規模,不比建築,不比精良,就比地理位置。

    國家民委人類學和民族學研究會秘書長黃忠彩指出,漫雲村裡至今沒有通自來水,手機信號幾乎沒有,更別說寬帶網絡,上學、就醫都要到幾十公裡以外的鎮上。因此,漫雲要在保護中開發,十分謹慎地發展漫雲旅游;建議定位為“中國農耕文化的活化石”,對民居進行保護性修復,不能破壞民居風貌。

推薦閱讀:

寧德霍童沉睡百年的閩東古鎮

梅州橋溪村懷想

束河古鎮都市邊緣的寧靜鄉村

龍泉蛟垟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