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
日期:2016/12/16 19:20:39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紅河
天地悠悠,紅河奔流,山水為形,文化為魂,紅河旅游正展開氣勢磅礴的瑰麗畫卷。
一千三百多年前,哈尼人無意中發明了一種獨特的文字—梯田,他們將層層的梯田深深地刻進哀牢山,讓這永不磨滅的指紋記錄他們的歷史和文明。
370年前,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到達臨安府(今建水縣),西至石屏四十裡的關口。他泛舟異龍湖,對百畝荷塘倍加贊賞。他從臨安府東行,考察了“慕之數十年”的巖洞。此後徐霞客經阿迷州(今開遠市)、彌勒州(今彌勒縣)入廣西府(今泸西縣),“秉炬穿隘”探查泸源洞(今阿廬古洞),癡迷於此。
100年前,法國人在這裡修建了一條連接雲南與越南的鐵路,名曰“滇越鐵路”,縱貫紅河州全境。好奇的歐洲人沿著鐵路從越南進入紅河州,他們為這片土地所驚異的同時,也留下了紅河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足跡。
在哀牢山中,紅河南岸的一座山梁上,屹立著一個在上個世紀初便以繁華聞名於世,被人們譽為"江外小香港"的古鎮——迤薩,迤薩鎮是紅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雲南三大僑鄉之一,距省會昆明市260公裡,州府蒙自150公裡。“迤薩”是彝族的一個支系“僕拉”語,意為:干旱缺水的地方,縣城內現還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築近百幢。早在清末,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迤薩人,以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前赴後繼,披荊斬棘,歷時百年艱辛,打通了11條通往東南亞鄰國的跨國商道“馬幫之路”,開創了滇南邊境貿易的新紀元。在這裡,勤勞、智慧的人們打通了滇南第一條通往東南亞的馬幫之路;在這裡,走出了滇南旅居國外的第一代華僑,並創造了獨特的集中、西建築文化,馬幫文化為一體的古鎮----迤薩。馬幫貿易成就了紅河商人的家業,由於當時東南亞鄰國屬於英法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馬幫人家把西方的建築風格融入了當地的建築中,在這樣一個本身不生產建築材料的地方,同樣是馬馱來了磚、瓦、木材在迤薩山城建起一棟棟中西合璧的城堡建築,特色鮮明的青磚瓦四合院,迤薩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中西建築風格的歐式古鎮.不僅被稱為“滇南僑鄉”,他還有一個“江外建築大觀園”的美稱。這兩個美稱的背後卻有著一段輝煌而又心酸的歷史。
泸西火腿能夠成為肉類制品中的佼佼者,是因為它原料獨特,選料嚴格,制作精細,形成了人所不及的特點。泸西地區出產的優良種豬豬皮薄骨細,體形適中,精多肥少,肉質細嫩,腿心豐滿,是制作火腿的理想原料。產於向陽地區的“東山火腿”是泸西火腿中的上品,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及香港、澳門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各界的一致贊譽。
泸西火腿因地域、原料、技術和加工季節不同可分許多品種各具特色。腌制於隆冬者,稱正冬腿;腌制於初冬者,稱早冬腿;腌制立春以後者,稱春腿;將腿修成月牙形者稱月腿;用前腿加工,修成長方形稱風腿;經竹葉熏,帶有竹子清香的稱竹葉熏腿;低鹽腌制的清淡醇香的稱淡腿;用狗腿腌制的別有風味的戌腿。此外,還有因各種特需而生產的為糖腿、蔣腿、果味腿、桂花腿、玫瑰腿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