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時分的傣族村寨,看上去很像一幅迷朦淡雅的水墨畫:一抹淡淡的晨霧萦繞在村寨四周,田野、樹木和房捨隱約可見,偶有三兩個穿著長長的筒裙、擔著籮筐的傣族婦女從霧中走來,那紅、黃、綠、藍的長裙便似一個個精靈,跳躍出點綴畫面的色彩。
當霧霭慢慢散去時,傣族村寨也漸漸顯露出它的輪廓。一棵棵高大的椰子樹、芒果樹、棕榈樹,一片片香蕉林、灌木叢,特別是寨子周圍的那些挺拔的竹林,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簇擁著一座座造型古樸別致的傣家竹樓。遠遠看去,仿佛一座綠色的小島。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我所見到的傣族村寨都是這樣。
傣家人住竹樓,我早已知道。可見到的竹樓與我想象中的似乎不太一樣。說是樓,其實它只有一層,只是整個房子被一根根木樁高高地撐起,倒也算得上是空中樓閣。竹樓下面的木樁一般有50根,木樁之間的空地是堆放雜物的倉庫,有的人家還用來養豬圈牛。至於傣族人為什麼自古以竹樓為家,我想大概是因為住在高懸於地面之上的地方,一來可以防潮,二來可以防野獸。
事實上,在我所到過的傣族寨子裡,名副其實的竹樓已所剩無幾。現在,絕大多數的竹樓應該叫作木樓,甚至有的竹樓的木樁也被磚或水泥之類的建築材料所代替。這情景對於我這個企圖尋覓古老民族的淳樸風俗的人來說,或多或少是種遺憾,但我又不得不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感到欣慰。還好,在我走訪了十幾個村寨之後,我終於見到了一座真正的竹樓。
|  |
|
竹樓的主人是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太太,當時她正在一架古老的織布機前織布,身邊的籮筐裡放著各種顏色的棉線。她不停地在布機上換著梭子,布機上便出現了一道道的彩條。她告訴我,這種布是專給老年婦女做筒裙用的。
征得她的同意,我從竹樓前面的樓梯爬上了樓。上面的地板是一條條竹板拼成的,縫隙裡透出光亮,隱約可以看到樓下的東西。走在上面顫顫悠悠的,還真有點讓人害怕。樓上有一條不算窄的通道,前面是一個一半露天一半有頂的平台,上面放著不少壇壇罐罐,據說每個傣族人家都有這樣的壇壇罐罐,過去用來存水,現在雖然每家都有了自來水,可這些壇壇罐罐還沒扔掉。
傣家竹樓的房間很大。一般正中為客廳和灶房,兩側隔開若干小房間為臥室。除了新婚之日,傣家人的臥室外人是不能隨便進的。所以我也只能看一看老太太的客廳。和其他人家差不多,她的客廳也顯得很空。據我了解,有些人家每年收入在萬元以上,可房間的布置依然十分簡單。一位叫巖罕勇的中年人過去在工廠做工,後來回到寨子裡種菜,種橡膠樹,還搞運輸,他的客廳裡也只有一個很舊的長沙發和幾只舊櫃子。他告訴我,人們有了錢,總是想要把房子蓋得好一些。
在一座竹樓的灶塘邊,我和一位傣族姑娘閒聊起來。她的手裡拿著一塊糯米糕,用一根竹棍叉著不時地放在火上烤,然後再用手不停地捏。她說,這糕越捏越香。她讓我也吃一塊,我說剛吃過飯,只是看著她吃。這姑娘長得很漂亮。皮膚很白、很細,特別是她那一頭烏發,更顯出一種妩媚。我知道傣家女子很會保養頭發,便向她討教起來。她笑笑,說這很簡單,就是用淘米水洗頭發。我曾試過不少種高級的洗發香波、護發素,可從來沒試過淘米水,我不知道這祖傳秘方是否比現代化科學的配方更靈驗,不過當時也暗下決心,回去一定試一下。姑娘還在吃那塊糯米糕,灶塘的火映紅了她的臉。一股股糯米飯的香味四散開來,順著一縷縷炊煙鑽出灶間的瓦頂,我想,那炊煙漂浮在房頂上一定很有詩意。可抬頭看時,這灶間的房頂也實在被熏得太厲害了,黑黑的一片,竟辨不出那房頂的本色。 |
|
走在傣族寨子裡,常常可以見到一排排長得很高的仙人掌圍成的院牆。那仙人掌上長滿了刺,或許可以更有效地起到護家的作用。可實際上,傣家人的大門是很少上鎖的。所以,那滿身是刺的仙人掌怕也只能是亞熱帶植物雕塑出的裝飾品。然而,它對我這個北方人來說實在太新奇了。
傣族村寨裡另一件讓我感到新奇的事,是每個寨子裡都有一座寺院,當地人稱之為緬寺。緬寺一般座落在寨子 的中央,顯得很高大。大殿香煙缭繞,經幡高懸,透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可是當我看到寺裡的和尚都是七八歲、十幾歲的孩子時,我又感到一種困惑。原來,傣族的男孩一般都要在緬寺裡度過一段修行的生活。至於多大年歲來,修行多少年完全自願。一個14歲的小和尚十分腼腆地對我說,他進寺兩年了,學到了傣文,而且隨時可以回家,在這裡挺好玩的。當然,在寺裡也要干活,比如洗衣服做飯。看上去這些小和尚並不脫俗,雖然他們身披黃色袈裟俨然一副出家人的打扮,可在寨子裡,在通往城裡的馬路上,在西雙版納自治州首府景洪的街道上,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小和尚:他們拉著妹妹的手在玩耍;他們坐在母親自行車的後架上進城;他們和做買賣的小販討價還價;甚至有一次我還看到一個小和尚站在一家花店裡,望著一束束的鮮花出神。 |
在西雙版納,比小和尚還要顯眼的,是那些花一樣的傣族姑娘。特別是星期天,他們更是要穿起鮮艷的筒裙,成群結伙地進城趕集。傣族姑娘的筒裙其實不過是一塊大布,往身上一圍,簡單得很。可是,這裙子長及腳裸,又緊緊裹在身上,再配一件短短的上衣,使姑娘們婀娜的身姿顯得更加纖細修長。傣族姑娘喜歡穿筒裙,無論是在家做飯洗衣,還是在外面鋤草收割,她們都穿筒裙。一天傍晚,我曾經看到幾個穿著筒裙的女人到村邊的河裡洗澡。只見她們邊往河裡走,邊把裙子往上提,待水沒到胸前時,她們的裙子便頂在了頭上。這時,夕陽映照的河水泛起點點紅光,灑在她們的臉上,灑在她們的歡聲笑語裡,也灑在她們身後的那片綠蔭裡……(張梅芝)
中國網 2002年8月1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