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內蒙五當召

內蒙五當召

日期:2016/12/15 15:18:5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五當召是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位於包頭市東北54公裡的陰山山脈吉忽倫圖山的五當溝。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之意。藏名巴達嘎爾。它依山而建,高低錯落,主體建築座落在兩條山溝匯聚的山坡台地上,東西兩側的山麓、平地分布著一些附屬建築和僧捨棟房,兩座藏式白塔高高聳立。全部殿寧為典型的藏式風格,寺院布局合理,和諧而統一。遠望白色的建築重重疊疊,鱗次栉比。建築物上棕色的飾帶、黑色的小窗、金色的法輪、金幢、紅色的柱廊,色彩對比強烈,光彩奪目。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與藍天、白雲交棚輝映。
  五當召創建於清康熙年間,乾隆十四年(1749年)擴建,乾隆帝賜名“廣覺寺”。經二百多年不斷增修擴建始具今日規模。現主要建築山六大殿(蘇古沁獨貢(毆)、卻依拉獨貢、洞闊爾獨貢、當圪希德獨貢、阿會獨貢、 日木倫獨貢)、三座活佛府(東科爾府、甘珠爾府,章嘉府)和一座安放歷代活佛骨灰靈塔的蘇波蓋陵組成。全部房捨二千五百余間,占地三百,多畝。五當召建成後——直香火旺盛,信徒雲集,最興盛時期喇嘛有1200多人,在蒙藏地區有很高的聲譽。
  由南北望遠觀五當召,平頂白樓,依山而建,重重殿堂,層層樓閣,隨坡勢而增高,布局協調,渾然一體,整個殿宇掩映在蒼松翠柏間,與藍天白雲相輝映,顯得富麗堂皇,光彩奪目,格外壯觀,可與青藏地區的古剎名寺相媲美,素有“東方小布達拉宮”之美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