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村地處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白鹭鄉,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毗鄰興國和萬安,這裡至今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築,以及濃郁的贛南客家文化風情,至今已有八百六十年的歷史。
這裡曾經拍過電影《白鹭謠》。
白鹭村是明代開始形成的,但真正成為今天這樣的規模,是清代一家鐘姓人家在康熙年間發達後大興土木而成的,白鹭村選址非常講究,後面山,前面是水,山如元寶,水呈月形。村前的清水塘,有如集寶盆。而今塘四周楊柳依依,小孩子在水邊追逐嬉戲,幾只鴨子安靜地游來游去,這種情景還能找到田園牧歌的情致。清水塘外是一條叫鹭溪的小河,可能是剛下過雨,水很渾濁,但小河蜿蜒曲折向樹林深處流去,消失在一片濃綠之中,則讓人感覺一種清雅脫俗的韻致。
整個白鹭古村依山形呈月牙狀分布。古村中彼此相連是狹小的巷道,巷道的路面是用光潔的鵝卵石鋪就,這些巷道將不同的房子連接在一起,從高處看,這些巷道將所有的房子間隔成一個大大的“豐”字。
村子裡有戲台,有鐘家小姐成人後單獨居住的繡樓,還有義倉、學堂和廟宇,這種村落的建築格局,典型地反映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以宗族血親為紐帶的家族社會的生活形態。廟宇中供奉著儒釋道三家的畫像。
白鹭村的民居還是有特色的,根據相關資料介紹,這裡的民居以祠堂為主,分“專祀型”和“居祀型”兩種,從建築結構上看,大部分都是精美的雕花門樓和建築實體圍繞中突的天井構成的“四水歸堂”式。祠堂外圍的牆高大挺直,外牆的每塊磚都要有一道研磨的工序,在沒有水泥的時代,人們便用糯米和水來代替,雖經近千年的風霜,依然堅牢如初。
白鹭村的建築就是一個家族擴張的記錄,地勢越高的房子,越古老,也就越破敗,連看家護院的人都沒有了,頹敗的牆壁和瓦楞上的青苔無聲地歎息時光的流逝,只有門外幾根石柱還立在那裡,訴說著幾百年前的繁華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