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柳村

柳村

日期:2016/12/14 23:56:43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五當召村位於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五當召鎮。
五當召有蒙古、漢、藏三種名稱,五當,蒙古語意為”柳村",因召前峽谷柳樹繁茂而得名;藏名“巴達格爾”,意為“白蓮花”;漢名”廣覺寺“,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乾隆皇帝親賜。

五當召村位於包頭西北陰山深處的五當溝,距包頭70公裡,“吉忽倫圖”蒙古語危為·興旺",是石拐區五當召鎮政府所在地,五當召是祖先留給我皙的珍貴遺產,五當召鎮青忽倫依嘎查是特定歷史時期人類活,動的產物,蘊含著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習俗等諸多方面的信息。


五當召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經乾能嘉慶光者年間多次維修、擴建,遂成今日規模。它與西藏市達拉宮、青海塔爾寺齊名,為我國喇有球的三大名寺之一五當召被群山環抱,山上蒼松翠柳,郁郁蔥蔥,寺前小溪清澈,流水涓涓,整個寺院依山勢建造,規模宏大,殿堂倉捨2538間,占地約20萬平方米,鼎盛時喇嘛ZW多人。主要建築由六殿三府―堂和94材喇嘛住宿樓組成,各幢建築自成一區。所有建築蘭采用藏式結構:平頂、直牆、小窗、白色,整個寺院山巅松柏輝映.顯得十分精美壯觀。是內蒙衛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純藏式喇嘛寺廟。

遠看五當召殿堂潔白如雪,樓頂金光奪目,十分壯觀。廟內塑像俱全,壁畫絢麗,唐卡(卷軸佛畫)奪目,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達10余米的釋迦牟尼銅像,或供高達咪許的黃教始祖宗喀巴銅像。據統計五當召當召內有金、銀銅、木、泥各種質料鑄成的佛像5)余尊,其中最大的有三層樓高,最小的不過盈寸。寺內現存的大量壁畫,精細逼真地描繪了歷史人物、風俗、神話及山水花鳥,是研究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料。





現在五當召寺依然是本召喇嘛進行佛事活動和信徒們朝拜的場所。每逢農歷初一到十五,誦“甘珠爾經“;十五這天,進行酥油花展出;農歷五月初五,舉行那達幕大會和賽馬會;農歷七月二十三至八月初一,舉行一年一度的嘛呢會,喇嘛們手持經輪,吹著法號,敲著羊皮鼓繞召廟而行,頗為壯觀。

美食tips:

五當召寺院附近有許多餐館,供應獨具特色的蒙餐,如手扒肉奶酪、奶茶、炒米、蒙古包子、奶酒等,也有價廉物美的面食和炒菜,不管您是何種口味,都能讓您心服口服。

游覽tips:

從包頭市東河區汽車站乘7路公共汽車到石拐區(票價7元,約1小時車程),到石拐區再坐公共汽車去五當召(票價3元),打的約需35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