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黑龍江省級文保增至三百余處

黑龍江省級文保增至三百余處

日期:2016/12/14 11:59:15      編輯:古代建築
    記者近日從省文化廳獲悉,“十二五”時期,我省文化遺產保護成果顯著。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不可移動文物1075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191處增至361處,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由29處增至48處。

    據了解,“十二五”時期,我省實施了渤海上京遺址保護工程、中東鐵路建築群整體保護工程、抗戰遺址與日軍侵華罪證遺址保護工程、長城遺址保護工程、金上京遺址保護工程等。

    考古發掘方面,實施了渤海上京、金上京、731舊址考古;開展了齊齊哈爾洪河遺址、小南山遺址、大興安嶺巖畫等考古項目。其中饒河小南山遺址在東北亞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系統中占有獨特、重要的地位,遺址集中發現的大量玉器,經科學測定距今9000年,是我國已知最早玉器,顯示出與紅山文化系統既有聯系又具差別的重要特征。大興安嶺巖畫調查工作自2012年開始歷經三年,先後發現認定33處巖畫點、1850余幅彩繪巖畫。清理發掘北山洞遺址,測定其年代大致在距今11500年至8000年之間,北山洞考古遺存與巖畫共生,這是目前已知國內僅見疊壓在新石器時期文化層下的彩繪巖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