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陝西:建國內首座國際化考古研究機構

陝西:建國內首座國際化考古研究機構

日期:2016/12/14 11:54:39      編輯:古代建築
    日前,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設項目開放儀式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鎮召陳村舉行。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寶雞市政府、扶風縣政府和北京大學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等方面的領導和專家、相關文博單位代表和當地群眾參加儀式。

    2013年寶雞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設項目,2015年2月15日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建築面積10500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3682平方米,分別為地下展廳2246平方米、地上擬復原展示1436平方米;規模等級為I級仿古公共建築,總投資7255萬元。內容包括基地科研展示區的文物庫房、展廳、修復室、整理室、研究成果展覽室、綜合服務中心、U型教室和生活服務區的學生公寓樓、土建配套和科研教學用房內裝等相關配套項目,集文物資料整理、標本安全保管、科研、教學、展覽、公共文化普及等功能於一體。

    該基地項目是依托周原遺址建設的國內首座國際化考古研究機構,是推進周原和周文化建設的創新之舉。基地以周原遺址考古發現為基礎,以著名建築歷史學家傅熹年先生的研究成果為設計藍本,堅持尊重保護文物遺跡、尊重考古發掘資料、復原诠釋周代建築的設計思路,在充分體現周代文化元素的同時,規劃建設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科研展示區、遺址保護區和生活服務區。該基地將為開展周原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推動周文化學術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和保障,也將通過基地本身的展示宣傳功能,不斷深入揭示西周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價值,在傳承和弘揚周文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當天,陝西省文物局與寶雞市政府簽署了《加快“十三五”期間寶雞文物事業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寶雞市周原博物館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簽訂了《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周原考古學術研討會同期召開,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中國書法篆刻學會、日本中國考古學會和省內外文單位、高校及台北震旦藝術博物館等機構的5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周原遺址保護、發掘、利用進行全方位的研究交流。與會專家學者考察了周原遺址發掘現場,討論了《周原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重點內容,形成了新的學術共識和成果,發表了《周原考古宣言》,提出了“合作、共贏、發展、責任”的時代主題,明確以周原遺址為典型代表的周文化遺產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基礎,對了解中國古代文明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