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老知青創作百幅油畫留住慈城千年古鎮印象

老知青創作百幅油畫留住慈城千年古鎮印象

日期:2016/12/16 18:00:55      編輯:古代建築
 中國寧波網訊 雖然眼前有些模糊,但眼睛卻無法離開畫布;雖然醫生說過再畫畫可能導致失明,但他依然想完成心中的夢想。昨天,在市區雲石街略顯簡陋的房子裡,老知青楊炳坤撫摸著還未完成的一幅老慈城風情油畫,說:“我會堅持下去,但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畫的是慈城風貌,說的是慈城故事,院子裡種的是從慈城掘來的毛竹和馬蘭草,64歲的楊炳坤對慈城的感情濃得化不開。1965年,19歲的他在慈城妙山村插隊,在那裡生活了11年。回到市區後,他幾乎每周都要回去,與當年的老友聊聊家常。退休後,他甚至會連續幾個月住在慈城,直到此次眼疾發作,才不得不回家休養。

  楊炳坤兒時學過水彩畫,插隊時因所在大隊需要畫宣傳畫,就開始學習油畫。在他的記憶中,每次干完田頭的農活,他都會帶著自制的畫具到附近寫生,他保留了大量那時候畫的作品。

  2005年,他和老友聊起40多年前的慈城,大家為因種種原因消失的老房子和民風風俗感到可惜。於是,他想到了當年的習作,能不能根據這些來還原當年甚至更早以前的老慈城呢?於是,一個“宏偉”的計劃在他的心頭產生:創作一百幅油畫留住“千年古鎮印象”。

  慈湖、孔廟、清道觀,還有各式各樣的石橋、牌坊……老楊說,他現在畫的場景多是幾十年甚至更早以前的老慈城,與現在人們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細節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自己的寫生,二是老照片,三是老慈城人的講述,雖然經過了一定的藝術加工,但基本是當年的慈城舊貌。去年5月的一天,他起床時發現眼前一片模糊,看不清任何東西。看完醫生才知道,他得了一種叫視網膜周圍炎的疾病,由於出血導致視力急劇下降,不注意休息就會反復發作,嚴重時可以導致視網膜脫落。這對於正飽含激情創作的他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雳”。聽到醫生的告誡後,一向十分樂觀的楊炳坤十分郁悶,過去他難得跑一趟醫院,那段時間卻要天天找醫生打聽,什麼時候能再握畫筆。如今,只要稍有恢復,雖然視力只有0.1,他也會湊近畫布畫上幾筆。

  得病後,老楊的很多畫友也經常來探望他,大家希望能共同來把它完成。老楊說,雖然現在眼睛不好使,但可以和其他畫友分享。“寧波還有數不清的風情風貌值得記錄和描繪,幾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如果能呼吁更多的人來參與,會發現更多的城市之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