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千年古鎮:修復後 暴雨中無恙
日期:2016/12/16 18:00:21   編輯:古代建築“全國尋瓦拯救邵武千年古鎮”追蹤
邵武和平鎮不久前遭冰雹襲擊,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築屋頂受損;經全國尋瓦,終於趕在雨季前搶救性修復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4月15日訊(本網記者 鄭建彬)今年3月5日,大風、強雷電和鵝蛋大小的冰雹先後襲擊南平、三明的部分縣市,而被稱為“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的邵武市和平古鎮更是受損嚴重,2萬多座房屋屋頂被冰雹擊穿,300多座明清古建築無一幸免。(詳見本報3月8日、9日等報道)這幾天,南平市遭遇持續暴雨侵襲,雨季的抵達,會不會讓和平古鎮雪上加霜?好在,答案讓人放下了心。昨日,和平鎮黨政辦主任楊健告訴記者,他們對古鎮已經基本完成了搶救性修復,古鎮在連日的暴雨中安然無恙。
江西產瓦片 用於古鎮修復
據介紹,和平古鎮建置始於唐朝(公元618至907年),這裡有閩北歷史上創辦最早的“和平書院”,有明末抗清軍事家袁崇煥題額的“聚奎塔”,有李、黃、廖三姓氏的五座“大夫第”,有清朝乾隆年間設置的分縣舊址“縣衙門”,以及岐山公祠、丁氏公祠、司馬第、天後宮、恩魁等380多幢明清古民居建築。
據統計,上個月百年不遇的冰雹災害讓邵武市和平古鎮23000多戶民房屋頂被砸穿,缺瓦2000萬片。
鎮中心所在地的和平古鎮,380多幢明清時期古建築無一幸免,“和平書院”、“聚奎塔”以及“大夫第”等明清時期古民居瑰寶,均嚴重受損。
災情發生後,省、市各級建設、文物保護等部門迅速趕到和平古鎮。為搶修文物古跡,邵武市還請來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參與搶救、維修。據專家介紹,和平古鎮建築基本用徽派建築瓦片,這種瓦片在我省沒有出產,如不緊急找到瓦片,受損建築將會遭受雨水的二次傷害,為此和平鎮向全國尋瓦。
“我們找到了江西等地,尋求徽派建築瓦片,後來還在蘇州找到了用於修復蘇州園林的仿古瓦片等。”邵武市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我省專家和建築工人等成立的搶修組鑒定後,最終采用的瓦片主要來自江西省。
持續暴雨 古鎮建築均無恙
經過夜以繼日的搶修,昨日,和平鎮黨政辦主任楊健說,4月份前,他們已基本完成了搶救性修復,如今古鎮的建築大部分還住著居民。在省、市相關文物保護部門的支持下,他們對文物保護單位也進行了修復。
“經過統計,目前古鎮上的98%~99%建築已修復。”尚未修復的建築均是一些沒有人居住的房子。
連日來的持續暴雨,讓和平古鎮遭受修復來的首次“大考”,楊健說,昨日當地還在下著大雨,“不過據目前的情況看,修復質量甚好,尚未聽說古建築修復後在這次持續大雨中出現漏水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