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雲霧缭繞 不一樣的高妙古鎮

雲霧缭繞 不一樣的高妙古鎮

日期:2016/12/15 21:56:35      編輯:古代建築
高廟古鎮位於四川洪雅縣西南,距縣城56公裡,東臨峨眉山、南倚瓦屋山、西連玉屏山、北望川西平原,始建於明後期,因老街市最高處古有土地廟而得名,清代逐漸完善。境內銅、鐵、鉛、鋅、煤、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盛產雅連、天麻等中藥材。  

  小鎮長年被雲霧所缭繞,雨量充沛。古樸的老街、悠閒的老人、掛在檐下的老玉米,這一切顯得格外幽靜、神秘。完整的清代民居,在高廟隨處可見,歷史的足跡就在我們面前。泡壺清茶,在裡面小坐片刻,讓我們享受下隱居的意境。高廟是無名的,幾乎沒有列入四川的旅游古鎮之中,但也許正是如此,帶給我們的才是完整而真實的古鎮風韻。

  

  高廟古鎮是峨眉山、樂山大佛、 瓦屋山森林公園旅游交通要道上的重要節點。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17年)始有“高廟”之稱。至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了,是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山區古鎮。高廟古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豐富,自然景觀秀麗,開發的名勝古跡有;古鎮街道青石海蔓,屋檐一線天光,吊腳樓此起彼落,現存有"萬壽宮";“古天井”鎮西 鐵索橋頭建成了"七烈士紀念館"、"花溪源"石刊名人書寫,書法蒼勁,別具一格;"極樂寺"十二圓沉石雕;"古佛頂"的觀音、文殊、普賢三尊6米高的摩巖造像。高廟古鎮座於一東北向山坡,山坡兩側為河谷,李河、張河從山間奔來,於坡底匯流 於王沱。此為花溪河之源,故稱花溪源。花溪河一路幾十裡,時緩時急,入青衣江。古鎮屋宇自半坡往下,分三台呈梯級循坡建造,至坡底水岸止。從坡對面的白虎山或左側的二峨山往下看,古鎮狀如铧梨,又有說若龍頭吸水,稱古鎮為“下山龍”。站在鎮底回望古鎮,兩側山勢峥嵘,張李二河轟然相激,有兩橋凌空,林木森森,古鎮為之掩映,頗得山種形勝。

  

  烈士橋

  是古鎮北面鐵索橋、停立橋上、東望峨眉、西眺瓦屋。橋下泉水清沏、白浪滔滔、橋頭山谷青泉、涼爽甘甜、提神醒腦,南北兩岸古木參天、郁郁蔥蔥、懸崖峭壁,令人神往。一邊是古鎮一邊是二峨山,橋頭便是七烈士紀念館,吊腳樓格局,但已經不開放了。

  花溪源

   花溪源是古鎮十大風景之一,俗稱王沱,王沱寬十米,長三十余米,是天然的游泳池。“花溪源”三個大字雕刊在天然的巖盤上,每個字大直徑1。5米,凹深5厘米,名人書法,別具一格。

  二峨山

  古鎮隔河便是著名的"二峨山”,它與峨眉山遙遙相對,海拔2000多米,是高廟最美麗的風景點之一。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是二峨山的朝山會,鎮上的男女老少和各地善男信女都會在這山上燒香拜佛,或去山腳下的極樂寺聽經。二峨山靈泉堪稱奇泉,眼泉位於佛像石刻的左下方,泉眼小,水量少,但幾百年來從未干涸,食之甘甜可口。在泉邊飲水時,偶爾可聽見泉孔潮聲陣陣。民間傳說:泉水能大能小,人多則大,人少則小,能知人情事故,滿足游人用水,涼爽甘美,能除瘟疫,俗稱“神水”,增添了神秘色彩。因此上山游人飲用泉水,感到是一種特別的享受,離別之前,盛上幾瓶帶回家中共享其樂。且當地的有名的白酒也是由此泉水釀制的。

  洪雅客運站都有滾動發車到高廟鎮,到高廟鎮都經過柳江鎮,也可以在柳江鎮上車。從高廟也可以坐車到峨嵋後山,只有早上9點到10點才有車去。

  眉山境內尚存較完整的有張獻忠江口沉銀地彭山縣江口古鎮;以吊腳樓遠近馳名的洪雅縣柳江古鎮和以武聖宮戲樓、“高廟白酒”著稱的高廟古鎮。而在這三大古鎮中,古建築面積最大的當數高廟古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