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談談山西古建墓葬壁畫

談談山西古建墓葬壁畫

日期:2016/12/14 21:00:05      編輯:古代建築
      壁畫在體現宗教思想、反映社會生活、烘托建築藝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山西現存高品質的漢唐至明清的寺觀墓葬壁畫24000多平方米,這些壁畫客觀真實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壁畫藝術,為我們了解山西古代壁畫繪制藝術提供了實物資料。  
    山西古代壁畫以寺觀壁畫為主,寺觀壁畫大多是土坯泥牆上彩繪的壁畫。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的壁畫,是國內僅存的唐朝寺觀壁畫,雖然年代久遠,畫面殘損,但畫藝精湛,保存良好,堪稱中國古代寺觀壁畫的上品。山西現存宋遼金時期的壁畫6處,面積近千平方米。應縣木塔的塔內明層都有塑像和壁畫,畫面上的飛天活潑豐滿,精神流注。繁峙金代建築巖山寺文殊殿的壁畫,面積近百平方米,為宮廷畫師王逵所作,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山西的元代壁畫9處,1700多平方米,以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稷山青龍寺和興化寺擘畫為代表。廣勝寺的水神廟裡,有一幅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的元雜劇演出圖,把祭賽神靈的演劇活動搬上壁畫,反映出元雜劇的盛況。廣勝寺下寺後殿裡殘存的元代壁畫僅有16平方米,畫藝高超,色澤明麗,大殿四周原有的彩繪壁畫,收藏在美國堪薩斯城的納爾遜藝術館。  
   永樂宮壁畫為元代作品,面積總計千余平方米,繪於龍虎殿、三清殿、純陽宮、重陽殿四壁及拱眼壁內,壁畫內容豐富,畫技高超,在青、綠冷色基調中,用色多達十余種,並大量使用瀝粉貼金法,在莊重深沉的畫面中渲染華美富麗的藝術效果,為中國壁畫史留下了光輝的一頁。1959--1965年永樂宮遷址過程中,這些壁畫隨同主體建築一道成功遷移,開創了中國古代壁畫大規模遷移保護的范例,是古代壁畫繪制技術與現代壁畫揭取保護技術完美結合的典范。 眾多的墓葬壁畫是山西古代壁畫的又一個類型,山西北齊墓葬壁畫近年來成為古代東方藝術世界最吸引人的藝術品種。壽陽縣北齊厍狄迥洛墓壁畫,以絢麗斑斓的藝術長卷反映墓主人生活的顯赫場面或死後的空幻境界。太原王郭村北齊東安王婁睿墓的壁畫,太原城郊王家峰北齊名將徐顯秀的墓葬壁畫,畫面宏大,構圖准確,形象生動,色澤艷麗,線條流暢,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從這幾處壁畫可以清楚地看到北齊時畫技日臻成熟的趨勢,為隋唐壁畫技術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