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一夜成名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花落犍為縣清溪古鎮

一夜成名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花落犍為縣清溪古鎮

日期:2016/12/15 15:55:47      編輯:古代建築
 四川新聞網犍為12月30日訊(宋偉 記者 李京枝)12月30日,記者從犍為縣有關方面獲悉,日前,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住建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組織的第五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評選結果中,清溪鎮榜上有名。這個突如其來的喜訊,讓犍為乃至整個樂山人頗感意外。清溪鎮連省級文化名鎮都未曾擁有,憑借什麼,超過了聲名顯赫的羅城古鎮,一躍成為國寶級明星?撥開迷霧,探尋清溪古鎮成名背後的故事……

  花落溪溪!是偶然還是必然?

  憑借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東風,清溪古鎮在這次入選的38個名鎮中,成為唯一一個越級申報成功的古鎮。是偶然還是必然?

  早在西漢元光五年,清溪即已成為人口聚居地。東漢建武元年,清溪已成為四川通往雲南昭通要道中的一個重要驿站,唐永徽元年,正式置鎮,名懲非鎮。北宋大宗祥福四年明洪武四年,為犍為縣縣治所在地,民國二十二年10月更名為清溪鎮至今。

  古鎮宋、元、明三朝連續作犍為縣縣衙360年,成為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於一身的歷史重鎮。歷來文風鼎盛,西漢大儒揚雄曾游學於此,留下了一批遺跡;詩聖李白亦曾游歷到此,留下了“夜發清溪向三峽”的千古絕唱;歷代人才輩出,明清兩代文士武舉即達50多人;從古至今都是扼西南邊陲的一處重要軍事要塞,歷代在此駐兵戎守;同時又是古代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處水陸交通樞紐,水路下可達宜賓重慶,上可達樂山成都,陸路又可達大小涼山直至滇、黔,使之一度成為川西南聞名遐迩的客流、物流集散地。

  清溪古鎮現存歷史建築最早為明代,大部為清代,一部分為民國時期。核心保護區內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面積為21萬平方米,占核心保護區面積22萬米的95%,現代建築僅占5%。全鎮所有歷史建築基本保持完好,傳統風貌猶存。全鎮現存歷史街道24條,形態格局和傳統風貌保存完好,有小巷4條,原始布局互相聯通,街巷兩旁均為歷史建築,整體為典型川南大型古民居群落。許多門窗、牆壁、屋脊、瓦當上都分別裝飾著各種雕塑,內容多為忠考禮義、福祿壽喜、花鳥草蟲等,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另有一些裝飾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大大豐富了清溪古鎮的建築要素。古城牆、古碼頭、古城門、古牌坊、古匾額、古景、古樹、古家具、古裝飾、古雕堡、古碑刻等散布城中,素有九宮十八廟之稱。

  古鎮山環水繞,山清水秀,整個自然環境原貌完整,風韻猶存,生態環境良好。馬邊河由西向東貫通全通全境,可全年通航。今天,213國道穿鎮而過,樂宜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成貴鐵路以及犍西高速經過該鎮;有香飄萬裡的茉莉花茶;有神秘的鄢家大院和原生態的同興桫椤湖……清溪古鎮既是犍為的、樂山的,也是四川的、全國的,同時也是世界的,既是當代的,也是子孫後代的。

  清溪古鎮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必然的!

上榜幕後!一段艱辛的申報之路

  清溪榮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在外人看來,是驚喜、是意外,然而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志願者羅長安來說,卻飽含著太多的艱辛與苦楚。

  早在2008年,羅長安在對清溪古鎮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它與號稱“萬裡長江第一鎮”的宜賓李莊有太多相似之處。兩鎮的街道布局、建築式樣和風格、整體風貌以及目前的保存完好程度基本相同,尤其是一些小巷、朝門、四合院、宮殿廟宇等仿佛出自同一批工匠之手。然而,李莊早在1992年就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2002年入選四川十大古鎮,2005年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在古舊的大街小巷裡,外地游客熙熙攘攘,古鎮旅游業紅紅火火。而清溪,藏在深閨無人識!

  “李莊人在古鎮旅游開發方面能做的事,犍為人清溪人也應當能夠做到。申報歷史文化名鎮,大力發展古鎮旅游,造福清溪人民。”自那時起,羅長安就致力於清溪古鎮申報工作。

  去年8月5日,羅長安在第一時間得知了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申報工作的消息。

  然而,要在25天內完成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相關報告、照片、申報表等材料,憑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

  由於時間緊,清溪鎮曾聯系過多家規劃設計單位,卻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最後,羅長安通過多方周旋,聯系到內江城市規劃設計院,清溪鎮的申報工作才出現轉機。

  設施院派出專家,通過實地考察,並結合羅長安提供的詳細圖文資料,迅速出爐了保護規劃。最終在9月30日前上交了申報材料。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初評大會於去年10月12日在成都召開。四川共9個古鎮參與了申報,淘汰了4家之後剩下的5個古鎮之中,清溪排名第四。能否最終通過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評審,還是個未知數。

  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

  一年多過去,直到今年11月25日,清溪鎮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正式文件傳真過來,羅長安和那些為古鎮命運奔波的人們心裡的那塊石頭,才落了地。

 一夜成名!清溪古鎮如何續寫輝煌?

  12月13日,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激進者羅長安與清溪鎮鎮長謝道發赴京參加授牌儀式,接受了授牌。清溪古鎮的入選,填補了樂山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的空白,實現了零的突破。

  中歷史文化名鎮花落清溪,在這個光環的照耀下,或許有一天,清溪古鎮能夠像宜賓李莊一樣,外地游客熙熙攘攘,古鎮旅游業紅紅火火。然而,今天的古鎮老街上,依然冷冷清清,並沒有看到多少外地游客在此駐足欣賞。老街居民並不能體會歷史文化名鎮到底有多大價值,他們希望的是:有一天,這些老房子能讓日子越過越好!

  對於當地政府和居民而言,他們在得到了這個至高榮譽的同時,也將面臨更艱巨的任務和挑戰。如何既能將這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更好地保護下來,如何讓古鎮逐漸向旅游業方向發展?同時又能為當地的居民帶來生活的改善?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清溪古鎮,犍為縣政府於近日研究制定了古鎮保護規劃,將聘請上海同濟規劃設計院專家對清溪古鎮和羅城古鎮進行規劃設計。這一規劃的出台,讓曾經失落的古鎮、也讓那些為古鎮保護搖旗吶喊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