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啟動海防古城遺跡調查
日期:2016/12/14 12:08:40   編輯:古代建築 保存完整的雄崖古城、依稀可見的烽火台,還有一個個與海防有關的村莊和傳說……眾多不為人知的海防遺跡,仿佛訴說著數百年前一段段燦爛的歷史故事。記者11月14日從即墨市博物館獲悉,即墨啟動海防遺跡調查工作,考古人員將在沿海一線收集調查與海防有關的歷史遺存,而600多年雄崖古城內發現的13座古寺廟遺址,就是海防遺跡調查中的主要內容之一。
沿海一線“搜”海防遺跡
“即墨的海防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即墨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即墨183公裡的海岸線上,遺存下眾多古老的歷史文化積澱。400多年歷史的金口古港、明代至今保存完好的雄崖古城,還有眾多原始部落遺址和古人留下來的烽火台等工事,眾多與海防有關的歷史遺跡,都在講述著一段段燦爛的歷史故事。
“這次海防遺跡調查,正是為了將這些不為人知的遺跡和故事收集起來,作為即墨厚重歷史文化進一步的延伸和提升。”即墨博物館張館長介紹說,盡管以前也做過海防方面的考古調查,但還不是太系統細致。根據史料記載和調查,即墨沿海許多村莊都與海防有關,一些海防人物故事和傳說也都講述著即墨悠久的文化。從本周起,他們將組織相關考古人員,對即墨沿海一線進行探索性考古調查,將發現的海防遺跡和故事等整理登記,以完善即墨海防歷史文化內容。
古城發現13座古廟遺址
即墨博物館和豐城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對雄崖古城調查時發現,曾發現一座古老的建築遺址,根據當地老人的講述和史料記載,這裡曾是一處城隍廟,寺廟雖然不大,但建築結構十分獨特,建國初期,寺廟香火很旺盛。
“明代佛教文化十分盛行,當時的寺廟很多,在古城內就先後發現了13座寺廟遺址。”即墨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據專家考證,每座寺廟的用途都不一樣,且多始建於明代。在一所古城內建有13座寺廟,在即墨甚至膠東半島地區都十分罕見。
明代將軍房掛牌亮相
11月14日上午,記者隨即墨博物館工作人員來到雄崖古城內,經過一條數百米長的石街,來到一處古老的建築前。房屋牆上、大門前留下的拴馬石和上馬石,好像在訴說著當年將軍出征的故事。據介紹,明代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因軍功提升武略將軍的從五品官員陳福,來到雄崖守御千戶所,任管軍副千戶,這所房子就是陳福後裔,也就是雄崖古城守城將軍居住和辦公的台房,目前已掛牌保護。即墨市博物館張館長介紹說,青島首個海防博物館在雄崖古城基本建成,這裡將成為一個“記住鄉愁、留住歷史”的天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