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官山漢墓一墓主出身楚望族
日期:2016/12/14 12:23:50   編輯:古建築保護
成都老官山漢墓2012年7月搶救性發掘後,今年入選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今(23)日,成都市考古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墓主遺骸分析工作已經階段性結束,並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近日,四川大學考古系學者原海兵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論文《楚人後裔的天府之殇:生物考古視角下的老官山墓》。記者了解到,通過生物考古研究方法,文章中認為,老官山漢墓M1墓葬的男子源自於楚望族,身高近1.7米,生前或愛好騎射。用現代語言來形容,墓主人是個名副其實的“高富帥”。
老官山漢墓:M1墓主和楚千絲萬縷
老官山漢墓中發掘西漢時期土坑木椁墓4座,從墓葬形制和出土遺物分析,應是一處有較高身份地位的西漢木椁墓墓地。
原海兵在文章中指出,M1墓中出土的漆器上有“景氏”銘文。根據文獻記載景氏曾為楚之望族,是楚國最為顯貴的家族之一,族人多擔任楚國要職。如《楚辭補注》載“三闾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景氏作為楚國三大望族之一,是毋庸置疑的。”去年12月份,四川大學歷史考古學教授宋治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他介紹,秦滅六國,楚平王後代也被迫遷徙,景氏家族應該是作為六國貴族移居蜀地。
“景氏家族遷徙到四川後,定居在了梓潼。”2012年底,梓潼縣發現一座古遺址,經專家考證可能為一座西漢古城,並且是巴蜀第三郡——廣漢郡的郡治所在。
文章中,原海兵表示,如果歷史果真如此,我們可以視老官山墓主為楚人後裔,抑或與楚人後裔有密切關系。
墓主人:身高近1.7米超過現代四川人近4厘米
據了解,老官山漢墓中4座墓葬的6位墓主遺骸保存均較好,其中尤以M1保存人骨最佳。
原海兵在文章中介紹,根據人骨鑒定方法可知M1包含兩例個體,男女各一例,男性死亡年齡大致在45歲左右,女性大致在40歲左右。
文章介紹,M1男性墓主身高約169.91厘米,女性墓主身高約160.22厘米,與同時同地人群相比,身材均較為高大健碩。尤其是男性墓主表現尤為突出,其身體整體發育狀況不僅遠超西南地區的古代人群,同時也超過西南地區現代人群的平均水平,甚至超過我國北方地區很多地點的古代人群。
記者注意到,根據四川省體育局最新編著的《2010年四川省國民體質監測報告》,45-49歲年齡組男性平均身高為166.0厘米,該40-44年齡組女性平均身高為155.7厘米。分別比M1墓中男子和女子矮了3.91和4.5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