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對河南溫縣林村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時發現,這是一處距今約4000年的二裡頭文化遺址,為研究該地區夏王朝與先商族群的文化特征和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在對林村遺址考古發掘時,不僅發掘出灰坑、水井等文化遺存,還收集了大量二裡頭文化時期的陶片。陶器主要有夾砂灰陶和泥質陶,器型有深腹罐、圓腹罐、折沿深腹甑、捏口罐、平折沿帶鋬深腹盆、大口尊、小口甕、侈口繩紋鬲、折沿淺腹粗柄豆等。從器物形制上看,年代為二裡頭二期至三期。
長期以來,溫縣及臨近地區發現的二裡頭文化遺址數量很少,受制於材料匮乏,夏商時期文化演進與交流的研究進展緩慢。專家認為,該遺址對於研究夏王朝對焦濟平原的經營以及夏商族群關系意義重大。
考古隊領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武志江說,林村遺址所在的沁河中下游是二裡頭文化和先商文化的分界,在二裡頭文化三期時,夏王朝勢力開始深入到焦濟平原。林村遺址恰好處於夏王朝與豫北先商族群交流的重要地帶。遺址內發現有先商文化的卷沿鬲、陶豆等器物,說明當時二裡頭文化與先商族群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