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考古專家還原埃及底比斯神廟

考古專家還原埃及底比斯神廟

日期:2016/12/14 12:27:15      編輯:古建築保護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3月25日報道。底比斯古城在約3200年前發生過一次強烈的地震。在那次嚴重災害當中,不少古埃及的著名建築都遭受了相當嚴重的破壞,其中包括對盧克索西部有著最深遠影響的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廟,同時它也是人們如今印象最深刻的古埃及紀念廟宇之一。在劇烈的地動山搖之下,數百座巨型法老雕像、其族人雕像和神像紛紛坍塌墜毀並且四分五裂,成為一堆碎石。唯一幸存下來的,只有神廟入口處兩側的兩座巨型法老像。公元前27年,這兩座坐著的法老王雕像又再一次承受住了地震的考驗。可不幸的是,地震還是在北部的巨像上留下了裂痕。正由於這個小裂縫,人們都認為這座雕像是希臘人和羅馬人口中的門農傳說中的主角——曙光女神的兒子,即埃塞俄比亞國王,同時也是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

    人們為什麼會將地震中受到破壞的的巨像與“門農巨像”的傳說聯想起來呢?“因為這個巨像的裂縫屬於石英巖結構性裂縫。石英巖裂開發出的聲音就像是曙光女神在哀悼她的在特洛伊戰死的兒子時發出的哀嚎聲。”考古學家米格爾安赫爾洛佩斯馬科斯是如此解釋的。洛佩斯是本次負責恢復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廟(公元前1387年至1348年)、重組圖特摩斯三世玄孫和阿肯那頓異教徒的父親的石像碎塊的項目組的成員之一。

    這個項目組由來自埃及和歐洲的考古專家、共16人組成,據本周公布最新消息稱,迄今為止,他們已成功恢復了兩個法老王巨石雕像,分別都由幾十到幾百塊形狀不一的碎石拼成,並已重新矗立於昔日底比斯神廟所在的廣闊的平原上。第一座還原巨像被放於著名的門農巨像西側約一百米處,即第二金字塔門樓旁。第二座還原石像,是一個手臂扶著膝蓋而坐的法老王。在其頭部,帶著繡著只有法老才能佩戴的花紋的頭飾,當中還有一些被認為是雙皇冠的痕跡。至於其裝束,則是一個真正的帶褶子的裙子,並緊挨著寶座的左柱子。他在俯瞰著他的妻子,他是偉大的女王Tiy的驸馬。他的母親Mutemuia的肖像本應該矗立在其右側,但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這是已有十年來都無法解答的難題。這巨像重達300噸。我們粘合了多達370多個石塊,這些石塊重量由10克、12克到重達250萬噸不等。我覺得他們能夠將重大數百噸的石像用船運到700公裡外的地方,這至今仍然是驚人之舉。”洛佩斯馬科斯說。他對古埃及人能夠將如此多的巨石從遙遠的采石場搬運到平原上感到十分震驚。

    石像碎片還原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石像碎片被埋於地形不穩定的尼羅河沖積層中,並且會隨著時間發生位移。2002年,第一座還原石像的部分碎片浮現於水下三英尺深的淤泥中。通過法老時期的滑輪加木板法加上現代壓縮氣墊的輔助,三百名工人終於得以從淤泥中將這些石塊運出。2011年,經過初期還原工程之後,這個缺頭部、軀干、腳和膝蓋的身體部分被放置在一個綜合的水泥基座上。並且最終通過這只來自埃及和歐洲的考古學家隊伍,這兩個石像身體部分才能夠找到其四肢部分回復原來面貌,還包括其16噸重的頭部。

    第二個呈現於世人眼前的還原巨像,其碎石塊被發現埋在一個有著三個庭院、一個柱廊、一個柱式大廳和一個聖殿的地方的北門。第二座還原神像比站著的阿蒙霍特普三世還要高13米,其頭戴埃及的王冠,雙手各握草紙卷軸。洛佩斯說:“這是迄今為止重組的最大的巨石像。”。下一個重組工程,將始於今年十一月份,等待重建的是一對夫婦巨像。

    利用石打石工藝打造的百萬年最壯觀的寺廟擁有著大量的寶藏。“我們致力於重綻古跡的生命力,重現神廟輝煌面貌,重塑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榮耀形象。”此項目負責人,德國與亞美尼亞混血考古學家霍林索羅說。從地震破壞到徹底變為廢墟的公元前1200年,大部分的遺跡已經不知去向。另外還有部分法老王石像碎塊被搬運挪位,用以建設毗鄰寺廟,如麥爾涅普塔赫神廟(公元前1213至1203年)和拉美西斯神廟。並在十九世紀埃及學熱潮時期,出現在了法國和英國商店的商店中,或成為盧浮宮的建築材料或出現在大英博物館的陳列架上。1830年還有兩個獅身人面像被發現於聖彼得堡大學守衛寺廟中。

    1998年,幸存下來碎石塊都紛紛在君主和收藏家收藏中出現,並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列入在100項瀕危遺址名單。索林說:“石像碎塊正面臨著水,鹽,植被,農業和認為破壞的威脅””他對目前的還原工程進展和結果很滿意,並且想要在底比斯神廟舊址打造一個露天博物館,展示油打撈上來的碎石塊重組的巨石像。希望能夠通過考古學家們的努力,為大家展示時光倒流後的底比斯神廟的風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