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空間
日期:2016/12/15 2:09:20   編輯:仿古建築設計民樂村公共空間震後重建為震後造家組織活動的一部分,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出資。
規劃內容包括兩部分。路西為村委會包括大會議室,辦公室和便民服務,以及合作社,圍繞一個石頭鋪地的廣場而建;路東為文化活動中心和衛生站,布置在現有自然狀態的場地,在樹蔭之間,以保持一種公園般的環境。為了盡可能地解放開敞的公共空間,並引發廣場和公園之間的對話交流,兩個建築都被放置在場地的外圍。兩個L形的建築在這種狀態下能夠強有力地定義一種公共的圍合,同時保持環境的視線貫穿和開放的邊界,從而在既有框架內將村莊新的城市肌理和自然特性融為一體。本方案力圖保留並結合場地的現有特性和元素,比如樹木、水池、周邊建築、電線以及陽光朝向。從而將公共空間區域建設為一個川西平原傳統林盤的地景標識。
兩個實體實際上不是單一的建築,而是一系列的房屋和位於房屋之間的公共空間,被覆蓋於一個大屋頂下。這個系統使得幾種不同的功能得以聯合,從而在沿著室內區域的房屋間的縫隙或中間地帶創造出公共的半室外空間。鑒於四川溫暖潮濕多雨的氣候,這些如涼亭般的半室外空間能夠吸引人們在室外發生多種公共活動。“大屋頂”的策略來自四川傳統的居住方式,房屋的室內和室外是緊密地直接聯系的。木結構和輕質屋頂的建造邏輯,遵循著在尋找重新解釋當地建造傳統和使用當地工藝材料的途徑的同時,建造有效抗震房屋的目標。基本的標准木屋架構件,類似穿斗式結構重復使用,一個跨度形成統一流動的空間。簡單的建造體系創造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室內的和室外的,保證了本項目整體的包容性、有效性、經濟性和直接性。
眾所周知,喝茶是四川人最喜愛的公共活動,在活動中心提供一個大家可以聚到一起的茶館,把公共生活帶到村子的中心公共空間來,對於提升社區活力和公眾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定期的念佛和素齋聚餐,鄉村宗教信仰和集體主義的完美結合,讓這個活動中心飄逸著祥和的香火氣息,同時又充滿熱熱鬧鬧的日常生活的世俗情懷。這正是我們在項目的一開始,對四川社會文化景觀的一種感觸。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