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圖片 >> 仿古建築設計 >> 合陽 半宅

合陽 半宅

日期:2016/12/15 2:10:25      編輯:仿古建築設計

在中國逆城市化趨勢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很多都市人選擇返鄉尋求自己的度假或養老居所。本項目是為一對在城市生活的青年夫婦在家鄉建造度假小屋,業主希望能有一個寬敞的空間用於朋友或者大家庭的聚會。

項目地處陝西省渭南市一個典型的關中民居村落。新建房屋位於原有兩進院落的後院,簡潔的形體處理順從原有的村落肌理和建築尺度,並使其與原有正房圍合出尺度宜人的小庭院。單坡屋頂的形態延續了當地將雨水排到自家院落的傳統。通過材料的處理新建房屋進一步融合到基地之中。建築師保留了現有的紅磚院落圍牆,在其上用灰磚砌築房屋的山牆部分,並通過磚的顏色對“新”與“舊”加以區分。

室內空間被高大的木桁架劃分為兩層,一層的大空間和二層的閣樓。首層的空間布局,區別於傳統的三開間方式,貫通的木質格架將首層劃分為兩大部分:南側完整的大空間及其北側的生活輔助空間。格架系統上的開口與外圍護牆體的開口共同作用,使得內與內、內與外的空間聯系更加豐富有趣。上部閣樓以木桁架作為“懸掛的牆體”對空間進行切分。桁架表面的木質板材,與一層的白色牆面形成視覺對比,將閣樓和首層空間從材質方面進行了區分。這也呼應了外牆材料分布的上下關系。

半木框架建造系統(Half-timber Frame Construction)的運用,使建造活動能夠在狹小的院子內有效展開。同時賦予了牆體設計很大的自由度,建築所采用的空心牆(Cavity Wall)不僅具有較好的熱物理性能,而且作為表皮的外層磚可采用多樣的砌築方式,也為高窗的設置帶來新的可能。此外,木桁架高度的增加為新建築提供了一個較大跨度的空間;作為表面材料的木質蒙皮增強了屋頂結構抵抗水平力的能力。

簡而言之,本項目充分尊重當地的生活方式和建造傳統,但並沒有拘泥於傳統的結構體系和空間布局。建築師采用當地非常普遍的建造材料——木材和磚,通過對復合建造系統的運用和對當地技術的改進,創造出了不同的空間和形態,來滿足現代人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同時又給當地村民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體驗。

photo

model

masterplan

plan

section

detail

other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