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圖片 >> 古建築彩繪 >> 洛陽明清古建彩繪的修繕工作

洛陽明清古建彩繪的修繕工作

日期:2016/12/15 1:46:04      編輯:古建築彩繪

  近日,洛陽關林廟文物建築維修加固工程、保護性油飾彩繪工程正式啟動,整個工程涉及景區90%以上的建築,這是關林景區自198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修繕。

  據了解,洛陽關林現存建築多為明萬歷二十年遺留建築物。雖然歷經400余年,但景區大多殿堂結構仍然保留了明清時期的風格,經國家文物局立項審批,共投資1079萬元,對古建築進行維修加固。昨日,記者來到現場進行探訪。

  走訪20多天前,修復匠人“進駐”關林廟

  對於古建築修復匠人謝愛民來說,“上房揭瓦”是他的工作,十幾年前他就開始從事這一行,這期間,他跟著施工隊走南闖北,修過少林寺,補過岳飛廟。20多天前,他和工友們“進駐”關林廟,為這裡的古建築進行維修加固工作。

  昨日,風很大,關林廟大殿屋頂的瓦片、獸頭等部件,已被拆卸下來。“這個大殿年久失修,為了修復,就得先把原來的瓦片拆卸下來。”謝愛民說,這是精細活,瓦片整理干淨後,原樣放回。

  除了大殿,如今的關林廟大多數建築都被腳手架和防護網“武裝”起來,到處都是叮叮當當施工的聲音。

  介紹 198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修繕

  據關林管理處處長郭挺彩介紹,關林始建於漢代,現存建築建於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其布局按帝王宮殿建築呈“回”字形結構。其他建築皆沿此線左右對稱,錯落有致,現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間。

  由於建築多為木質結構,經風雨侵蝕,自明清、民國期間,就不斷修繕。上一次大規模的修繕要追溯到1980年。為保證整體建築風格,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關林管理處申請專項資金419萬元,對舞樓、大殿等明清時期建築牆體進行維護,可以說,這是自198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修繕。

  亮點按傳統工藝,為古建築“穿新衣”

  此次“大修”除了維修加固,還包括為古建築“穿新衣”―按照古代傳統工藝對古建築實施彩繪,整個工程也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申請專項資金660萬元。

  此次彩繪風格將根據史料記載和不同單體建築原有彩繪的文物價值進行施工,采用宮廷官式彩繪和地方手法彩繪相結合的手法進行。比如,關林儀門的雀替采用明代木雕金龍圖案,柱頭為虎頭裝飾圖案;大殿柱頭、走馬板等處采用與關公等有聯系的三國人物為圖案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