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圖片 >> 古建築彩繪 >> 滕王閣古建彩繪的歷史

滕王閣古建彩繪的歷史

日期:2016/12/15 1:39:23      編輯:古建築彩繪

  騰王閣巍然聳立於贛江之濱,是一座聲貫古今,譽播海內外的千古名閣,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

  滕王閣古建彩繪因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李元纓,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為滕王,後遷到洪洲(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別無建樹。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於城西贛江之濱建起一座樓台為別居,此樓便是“滕王閣”。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初唐詩人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所寫《滕王閣序》中的句子。千百年來,閣內因序傳名,序以閣流芳,為南昌憑添了多少風流。

  滕王閣自唐初創建以來,迄今已有1300年,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迭遭廢興達28之多,第29次興建奠基於1983年,竣工於1989年重陽節。

  重建的滕王閣坐落在贛江與撫河故道的匯合處,占地4.3公頃。背城臨江,瀕臨南浦,面對西山,視野開闊,距唐代閣址僅百余米,不失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意境。這次重建,采用宋朝式樣,突出背城臨江的、瑰玮奇特的氣勢。閣高57.5米,明三層暗七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九層,琉璃綠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古樸高雅,蔚為壯觀。主閣南北兩側配以“壓江”、“挹翠”二亭,與主閣相接。主閣之外,還有庭園、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築,無論從高度、體積、占地面積還是從建築風格來看,滕王閣均可列為全國主要古典樓閣建築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