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五脊六獸”是古建詞語?

“五脊六獸”是古建詞語?

日期:2016/12/14 13:26:4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人們常用俗語五脊六獸形容某人閒得不知道該做什麼好,百無聊賴,難受之極。可是,“五脊”和“六獸”這兩個原本為中國傳統古建房頂上物件的詞語,究竟是怎麼變成了一個含有貶義的俗語了呢?

    在中國宮殿、廟宇、園林、官邸等古代建築屋頂上有一種特殊的飾件“吻獸”,它們有的在屋頂的正脊,有的在垂脊和岔脊上。

    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一般置有龍吻,又叫吞獸或吞脊獸。傳說這種正吻是海龍王的九子之一,它屬水,能激浪成雨,把它放在屋脊上可以當作滅火消災的“鎮物”,但又怕它吞下整條屋脊,故用寶劍將它牢牢扎住。但垂脊末端上的小獸則多少不一,按照古代封建社會的規制,其小獸的大小和數目均有明確要求,越制將會引來殺身之禍。比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獸最多,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鶴仙人,其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

    中國古代建築裡,起脊的硬山式、起脊的懸山式和庑殿式建築都有五條脊,分別為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五脊六獸所說的建築形式,大多為硬山式建築。除了正脊兩端的“吻獸”,一般硬山式建築可以只有前面的兩條垂脊有五個蹲獸,而後面的沒有,所以統稱為“五脊六獸”。這五個蹲獸的名字分別為鳳、狻猊、押魚、獬豸、斗牛。

    古建築大多為木結構,人們以獸鎮脊,實際上是祈求這些鎮獸能避火消災。在兩坡瓦壟交會點,用吞獸嚴密封固,還可以護脊,防止雨水滲漏。

    五脊六獸漸漸變成了一個含有貶義的俗語,或許是緣於這些鎮獸面貌猙獰的形象特征,其神態讓人看上去難受得無以言表。

推薦閱讀:

古建築的細節之美——斗拱

清泉風雨廊橋:百年風雨百年情

印千年古井設3500級台階似迷宮

世界最長風雨橋:三江風雨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