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五一慢生活 國內“寧靜”小鎮

五一慢生活 國內“寧靜”小鎮

日期:2016/12/14 10:37:1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所謂的“古鎮”、“古村”,即便你沒去過,相信也聽說過一兩個。不過如今放眼望去,但凡那些有點名氣的古鎮、古村,大多數都沾染了濃厚的商業氣息,喧囂取代了靜谧,再也難覓往日小橋流水的別致和與世無爭的安寧。對於追求品質的驢友來說,古村落必須保持著人們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原生態的風景,這種真實,才是其魅力所在,因此,即便是五一出行,也要追求相對安靜和原始,享受一段慢時光。本次我們推薦的三個古村落,便是以“原始”和“真實”作為選擇標准。   

    和順古鎮 領略各地建築之美

    ◎地理坐標

    和順古鎮位於雲南省騰沖縣城西南3公裡處,現有人口6千余人。全鎮住宅從東到西、環山而建,漸次遞升,綿延兩三公裡。數之不盡的古剎、祠堂、明清古建築依山而建,形成了這樣一個小鎮。

    ◎歷史沿革

    和順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僑鄉,400多年前,這裡的村民就開始“走夷方”。由於和順離緬甸才70公裡,所以去那裡做玉石生意的人很多,還有遠走印度(此地離印度400公裡)、美國、加拿大的,他們衣錦還鄉之後就在和順修建宅院和宗祠。這些民居和宗祠風格各異,有南亞的、東南亞的,甚至歐美的。由於明代朱元璋的屯邊制度,和順又有許多從中原遷來的移民,安徽、南京的都有,所以這裡的民居還有徽派的建築風格。各種建築風格,在這個西南邊陲水乳交融,和諧並存。
    ◎穿衣指數

    近期騰沖的氣溫為11-24攝氏度,需要備長袖衣服及薄外套。

和順古鎮的洗衣亭

和順古鎮的洗衣亭

    ◎行游體驗這裡的美麗和寧靜“不多不少”

    看過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的觀眾,相信對於劇中男主角程鋒為了女主角沈冰不遠千裡來到對方的家鄉和順古鎮,追求愛情的那一段情節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順,這個山清水秀、古色古香的小鎮,也讓無數觀眾記住了它的名字。

    就如同電視劇裡展現的那樣,和順十分古樸原始,這裡的美麗和寧靜,不多不少,剛剛好。和順在明清時期曾是馬幫重鎮,貿易繁榮,興盛一時,如今古村裡保存有清代建築特色的古民居、祠堂、牌坊數百座,有徽派和水鄉風格,還有許多融入了人南亞、東南亞、歐羅巴特色的建築,給人的感覺非常奇妙,有種穿越歷史和空間之感。最為奇特的是,在每個巷道口延伸到河道處,都建有一個洗衣亭。洗衣亭是古時“走夷方”的男人為留守的女人而建的,可以洗衣、納涼,也可以遙望遠方,寄托相思。

    滇緬抗戰博物館:再現抗戰歷史

    和順古鎮另一個重要的旅游資源就是抗戰文化。和順是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與美、英盟軍殲滅日本侵略者的戰場。當年那部轟動一時描寫遠征軍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如今這裡建有滇緬抗戰博物館,這是當年遠征軍反攻騰沖指揮部的舊址。通過大量的老照片、紀錄片、史實資料、油畫、連環畫等,和館藏文物一起,真實再現了那段歷史。

    ◎攻略

    交通:從惠州坐車到廣州,在廣州機場乘坐航班直飛騰沖,再轉車前往和順古鎮。

    美食:黃焖雞和木瓜雞是當地特色美食,特色小吃則有糖粑粑。在各式餐館和小吃攤都能吃到。

    住宿:看過《北愛》,你一定了解到,和順有大量物美價廉的家庭旅館可供住宿,100元/晚就可以住到條件非常好的旅館。

    丙安古鎮 重溫紅軍光輝歲月

    ◎地理坐標

    丙安古鎮位於貴州赤水郊外25公裡處,這裡水陸交通便捷,原始生態完整。古鎮建於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環水、古色古香,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建築,都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丙安古鎮古街上的小吃攤,讓人恍惚間以為回到了童年熟悉的那條老巷子

丙安古鎮古街上的小吃攤,讓人恍惚間以為回到了童年熟悉的那條老巷子

    ◎歷史沿革

    丙安歷來為川南入黔古道上的重要圩鎮,數百年前就是商賈雲集的重要場所,鎮子上客棧、飯館、銀號、茶館遍布,商貿繁榮,宛如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1935年1月紅軍四渡赤水時,紅一軍團第二師和師團部曾在丙安扎營,保證紅軍順利一渡赤水,取得了戰略性的勝利。

    ◎穿衣指數

    近期丙安古鎮所在的貴州赤水市氣溫約為17-30攝氏度,早晚涼,白天較熱,因此最好備有薄外套,早晚穿上避寒。另外,近期正值赤水的雨季,最好帶上雨具前往。(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行游體驗吊腳樓借山勢而建

    丙安古鎮有種“與世隔絕”的味道,因為它建在赤水河水的一個懸崖山地上,三面臨水,一排吊腳樓臨江而建,與周圍的綠竹和江水構成一幅絕美的山水畫。為什麼丙安古鎮要建在山崖之上呢?因為這裡古時是販鹽的周轉之地,為了確保商貿軍事和水陸運輸的需要,先民們在河巖高出20多米的山地上,用木扛架吊腳建造技術巧借山勢建起了一幢幢吊腳樓,形成了一個小鎮。數百年過去,這些吊腳樓依舊保存完好,只是添上了不少歷史的風霜。

    “紅色印記”隨處可見

    走過一條長長的吊索橋,再向上走完一條長長的石板路,就到達了古鎮的老街。

    老街的兩邊是各種商鋪,有小吃攤、飯店、小賣部等,二樓則是主人的,不少人打開了窗子伸頭出來張望。走在石板路上,看著大小鋪子裡忙碌的人們,耳邊回蕩著各種叫賣聲,恍惚間會忘記自己是一名游客,仿佛回到了童年熟悉的那條老巷子。

    別看各個鋪子都在打開門做生意,但其實這裡不少房子都是受保護的文物,有“紅軍戰士駐地”門牌標記的房屋都是當年紅軍戰士住過的地方,據說不少人家還保存著當年紅軍戰士用過的器具,留作紀念。在一個名叫“大順店”的小飯館裡,一間房間的門口就赫然寫著“李德休息處”。古鎮上還有“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這裡當年就是紅一軍團團長林彪指揮作戰以及住宿的地方。

    ◎攻略

    交通:到廣州白雲機場乘飛機到泸州,再轉乘汽車前往赤水。

    美食:當地著名的美食有豆花面、黃糕粑、烤魚、刀削面、清炖江團等,赤水市區比較出名的飯館是位於濱河中路的百門膳飯店以及古城保健靓湯飯店。

    住宿:在市區建議住在化工路的赤天化賓館,交通便利、干淨舒適。丙安古鎮內有家庭旅館供入住。

    高椅古村 回歸田園牧歌

    ◎地理坐標

    高椅古村位於湖南西南部的會同縣境內的巫水河畔,出縣城往東北方向30多公裡的地方,在路邊從山上往下看,就是高椅古村了。因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師椅而得名。

高椅古村的民居    高椅古村的民居

    ◎歷史沿革

    高椅古村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建築村落,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村”和“民俗博物館”。這裡歷史上曾是水陸交通樞紐,是著名的煙土之路的必經之地。整個村寨共有五百九十多戶兩千兩百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村民為楊姓,系南宋威遠侯楊再思的後裔。

    ◎穿衣指數

    會同縣近期氣溫約為15-30攝氏度,早晚稍涼,需要添衣。另外正值雨季,需帶上雨具。

    ◎行游體驗高椅民居最有特色

    高椅古村的民居最有特色。走在村子裡,發現觸目所及都是一色的青磚封火高牆,兩端成梯狀的翹角馬頭高聳,這就是“馬頭牆”。這種建築不僅外觀獨特,而且還有很多功能。因為是高牆封閉,僅開小窗,有防風、防火、防盜的特殊功能。據說數百年來,村子裡都沒有一戶人家發生過火災,也沒有發生過較大的失竊事件。

    村子裡,每家每戶的小院既獨立又與鄰家相通,這是典型的明代江南營造法式,同時又具有濃郁的侗家風格。各個人家照壁上方都有色彩斑斓的繪畫,或大禽猛獸,或松菊梅蘭,可以看出當時的主人是武將還是文人或者農家。門窗則雕梁畫棟,非常精美。房屋內明清家具十分常見。走在村道上,旁邊就是綠油油的農田,居民們在一旁悠然地曬臘肉、打撲克、洗衣服,一派與世無爭的寧靜景象。

    保持著許多古老的儀式

    如今村子裡的居民還保持著許多古老的表演和儀式,包括“祭祀舞”以及“人牛舞”,每逢集市或者重大節日的時候,村民們都會來表演。祭祀舞是表現古代人們進行祭祀的場景,男性村民們赤裸著上身,頭戴麻帽,手舉火把舞蹈,場面相當震撼。表演“人牛舞”的村民們,則會披著自制的“牛身”出場,在人群中追逐、嬉戲,展現農民趕牛景象,十分有趣。

    ◎攻略

    交通:坐車至廣州白雲機場乘坐飛機直達湖南懷化,也可選擇乘火車或大巴前往。然後在市區轉車前往會同縣。

    美食:高椅古村的飲食以侗族飲食最具特色,以辛香酸辣和腌制、熏制及臘食聞名,當然,來到懷化,風靡湘西的芷江鴨不可不嘗,還有風味獨特的通道侗家腌肉,味美獨特。
    (編輯:李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