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浙江德清或為中國“瓷之源”
日期:2016/12/14 21:44:3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清脆的瓷聲,叩響了深埋兩千年的德清瓷窯,揭開了其悠遠制瓷史的序幕。日前,“瓷之源”學術研討會在德清舉行,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學院、故宮博物院等單位的20余位專家經過實物觀摩和調查分析後認為:以德清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商周時期窯區,無論從生產時間、窯址規模,還是窯址產品種類、產質量量、裝燒工藝等方面,都是中國制瓷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是中國瓷器重要的發源地。
2v@:b8Q{S'X2@z"I0 99古建網SxGaN"p X}w發現商周時期窯址60多處99古建網$pLV3g#E.s`
99古建網 c(mWs{$U德清歷史悠久,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遺跡眾多。考古發掘證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陶瓷業曾是這裡的主要手工業產品,制瓷工藝的世代相傳,形成了有廣泛影響的德清窯瓷器。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德清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察隊,對德清火燒山、亭子橋窯址進行挖掘,獲重要發現,以古陶瓷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為代表的專家們提出,“火燒山、亭子橋窯址是先秦時期德清原始瓷生產、發展的縮影,局部的窯址發掘只是揭開了這一燦爛歷史的冰山一角。”
A Z d c{B"L!q0 99古建網%N-D8R'}:t'G2009年,“瓷之源”課題組又對窯區進行大規模調查,並取得豐碩成果:窯址數目大量增加,當前已發現商周時期窯址60多處,新發現商代窯址數處,建立了從商代至戰國時期更完整的年代序列。
E'Jb$n8D ?)Nr0 99古建網2r,vD uaF.p4L'J |4n產質量量可媲美東漢青瓷
7d8yk}d`!hgn0 99古建網8H&@r$\&nu!p9l`現有發掘與調查表明,德清原始瓷生產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出現時間早,持續時間長,燒造歷史悠久。從商代開始,歷經西周、春秋至戰國時期,不間斷生產,而且燒造規模越來越大,是當前已知出現時間早、持續時間最長的商周原始瓷產地。二是窯址眾多,分布密集,生產規模大,具有集群性的生產狀態。三是產品種類豐富,除生產日用器外,還大量燒造仿青銅禮器和樂器。四是產質量量高,許多產品的胎、釉、成型和裝燒工藝幾乎可以與東漢以來的青瓷相媲美。99古建網 {,x.r)`+z
[W2[-uQ3le*f0 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建明介紹,這是全國第一次發現燒造高檔仿青銅禮樂器原始青瓷的窯場。
Pz)s2O{Uat0f)FN2Y\G)gdC0 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莉英女士指出:“德清在商周時代就已經揭開了制瓷業的序幕,以德清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是原始瓷發端和成長壯大的區域,從陶到瓷,德清完成了其嬗變過程。”99古建網z au^+Yg5]$?zX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論壇 http://www.yingzao.net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