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非遺香山幫技藝將由大學生實現薪火相傳

非遺香山幫技藝將由大學生實現薪火相傳

日期:2016/12/14 21:44: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9古建網A&vg.SBbB

新華網江蘇頻道

c Y2r[4g0 99古建網_5BMk8tEN%T_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10月16日電(記者顧烨)蘇州“香山工坊”2010年將與蘇州大學合作培養大學生,讓大學生能夠學習並實踐“香山幫”這一剛剛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並培養一批高學歷的營造人員。

&B-Kn~I&b9qL0 99古建網Y W8Z:G$z-SX;G

JcYV+q0 99古建網 hZ:q*T7M]dvJm

中國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幾千年一直是以“師傅帶徒弟”這一傳統方式進行傳承的,如今合作培養大學生將是一次突破,可以給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一定的借鑒。99古建網S DoMX:v8H-C

dT5WKO0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包括蘇州“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在內的76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99古建網r3j a c L5zH G'd

|uLh4e f9~0然而蘇州“香山幫”雖已傳承了幾百年,但目前卻面臨著後繼乏人的窘境。

Z-e(G(`%^"P.^6V!_0

4B(NL5G${@{0蘇州“香山工坊”高級工程師許建華告訴記者,從傳授者角度看,許多“香山幫”的老匠人如今都散落在民間,想要找回他們為年輕一代傳授技藝,其實是很困難的。

i LlaJ*Y1z7w{ G X0

\r)X0m7l&E!G0而從傳承者角度看,在一片鋼筋水泥澆築的城市森林中,現代年輕人也不願意從事古老的木結構營造工藝事業,這令“香山幫”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就連香山傳統建築營造的鼻祖蒯祥的後代也漸漸不再從事這種傳統工藝。

D RE$R\TE s0

6TXXh[5uG0中國9月30日申報成功的端午節等22個項目,加上此前入選的昆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現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9古建網u/c9Wl.Li9m;K

DQm&c*z[N0中華民族不愧為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為世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世界文化是一個巨大的貢獻。但是,這種後繼乏人的窘境或多或少反映了中國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和保護上的“通病”。99古建網#W:~3w bb!xs

99古建網 U Or5lb\:Kt$l

以端午節為例,這一傳統習俗的發源地屈原故裡湖北秭歸,農村大量人口外出務工等因素讓端午節的味道在鄉間變得寡淡,自明代起由秭歸人自發組織的“騷壇詩社”也面臨斷代危險。湖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非常有名,但是在這個城市,龍舟扎制藝人卻在逐漸流失。

u'UEw4E~,m`0 99古建網-h!zqz7Va(g

在南京市雲錦研究所,記者見到一名大專畢業生。他叫蔡向陽,27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到2009年6月,我國文化部已連續公布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記者注意到,這大約2000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年齡大都六七十歲;再浏覽各省份命名的省級傳承人,耄耋之年者甚眾,年富力強者甚稀。

?&fzvLbME6P(C0 99古建網z`lMx*w5c

“香山幫是迄今為止在傳統營造技藝方面保存得比較完整,類型也比較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托說。

)e9bx SW pe0 99古建網sPG[W9?B \

從現有資料來看,香山幫的建築流派形成於明代,在香山幫的“祖師爺”蒯祥的率領下,香山匠人參與營造了當時京師包括天安門在內的許多大型皇家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清代末期,姚承祖對香山幫建築技藝進行了總結,並編寫了香山建築技術書籍《營造法原》,為香山各建築工種制定了技術規范。

+d&Lcn0i?!\M0 99古建網$o8O&Jn GF'P5?\-N

直至今日,香山幫建築技藝依然在園林古建築行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民國時期至今,許多園林建築的興建和修復工程中,我們都能看到香山匠人的身影。

oZ(Az;VZ$U8]Tj0 99古建網(N}d!p}(S+{"`(_ }?

2006年,蘇州吳中區在“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的發源地建立“香山工坊”,通過這一匯集香山幫建築項目的“工坊”形式,吸引了眾多古建單位和相關的古建築科研單位和學術機構進駐,來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N*I?5I~V0

;~wi+b{"GwLZ$N0盡管這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營造技藝的人才與傳授者正在一點點流失。做為一門建築技藝,香山匠人至今仍然停留在“師傅帶徒弟”這種傳承方式,有些獨門技藝有失傳之虞。

k/nx%XhK0

w,AX.DR6Y"m0為此,劉托認為,雖然蘇州的自然、社會條件較好,文化傳承的氛圍也很濃,但是這些資源和人力都還需要進一步的整合,只有用文化產業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傳統手工藝及傳統建築營造技藝的保護與傳承,才可能有所成就。99古建網-a.P9af6C1R_6e

99古建網'VHM!EH'`c ujT

外地來學習香山木工的年輕人往往得不到真傳。許建華說,“並不是師傅不願意傳授他們,而是由於香山營造的技藝在於豐富的文化寓意、歷史背景的解讀,然後才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創新。外地學徒很難真正理解香山的文化。”99古建網5MZ+P[email protected]{n4C

99古建網p$q[email protected]M7V ^

為此“香山工坊”2010年將嘗試與蘇州大學城市建築學院合作培養大學生,讓大學生能夠學習並實踐“香山幫”技藝,並培養一批高學歷的營造人員。

!}S^/L1?6`W^0~)K+g0 99古建網2a,W ]0T"OX4PC5VG

“此外,‘香山幫’技藝今後要向文化產業的方向延伸,將設計、咨詢、施工等各個環節連接起來,實現一條龍服務,為更好地走向市場奠定基礎。”許建華說。

/m#S{ p b:A*~0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論壇 http://www.yingzao.net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