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五年打造名城古鎮度假第一品牌
日期:2016/12/13 20:01:21   編輯:古建築紀錄始建於隋,距今約已有1500年歷史的韓城古城,是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六大古城和魅力獨特的千年古城之一。城內街巷縱橫,廟、寺、觀、坊、台星羅棋布,文物古建量大價高,民居民俗特色鮮明,名人故居隨處可見,文化氣息肆意流淌。被眾多專家一致評價為“中國最有文化的古城”。
古城·亟待保護
雖然肩負榮耀的歷史光環,但其現實處境卻岌岌可危:古城建築歷經千年風雨洗禮,大多數歷史建築倒塌損毀嚴重,尤其是韓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絕大部分仍由居民作以個人居住用,保護力度欠缺。古城居民為改善生活條件,自行加蓋、拆除翻建房屋,對古城傳統風貌造成較大破壞。古城歷史上的72條街巷相通的格致已成過往,眾多巷道由於居民私搭亂建已成死胡同。
此外,由於古城市政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存在較嚴重的內澇,至今古城無法接入天然氣,居民日常生活及冬季采暖全靠煤球,存在嚴重的安全及環境污染隱患;大量街巷過於窄小,巷道內生活垃圾隨意堆集,且大多數居民使用旱廁,衛生環境較為惡劣。韓城古城商業也主要以天橋商場及服裝店、雜貨鋪、書店、旅游紀念品商鋪等低端文化業態為主,其古城文化資源的“富礦”、“金礦”底蘊難以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
現實的命題只有一個——保護。保護工程資金投入不菲,陝文投韓城公司與韓城市政府聯手保護古城、恢復古城風貌、改善古城民生、激活古城歷史文化資源,古城保護改造尤為迫切和及時,保護改造進入倒計時。
古城·傳承創新
在古城保護過程中,陝文投韓城公司始終堅持保護、惠民、發展、提升的原則。
保護:即嚴格遵照《文物保護法》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針執行。
惠民:通過對當地基礎設施改造、打造亮點區域等多種舉措,切實改善古城內居民的生活環境,提高其生活質量。
發展:對古城文化業態進行充分挖掘,對古城街巷文化、人文傳說、歷史典故、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進行深度挖掘整理,並在城內區域進行集中展示。
提升:古城保護改造過程中,將通過對古城基礎設施改造、完善古城旅游商貿設施,展示古城文化魅力等多種舉措,助推文化旅游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韓城文化競爭軟實力。
以實際行動踐行保護承諾
在堅守保護原則的同時,陝文投韓城公司還用實際行動踐行對古城保護的諾言。一是運用影像記錄古城風貌,做到有底可查。公司邀請國內專業團隊歷時數月,完成了古城內1300余戶房屋建築的視頻拍攝工作,留存20多萬幅珍貴照片及5000多個視頻資料,為古城保護改造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二是高起點制定古城保護規劃,做到嚴格遵循。邀請文物、建築、文保等國內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對韓城古城保護改造工作進行了深入討論,並在此基礎上委托中國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編制《韓城古城保護規劃》。
三是科學制定古城修建詳規,做到謹慎實施。委托西北設計研究院制定《古城修建性詳規》,對保存完整的建築,按照修舊如舊的思路,修復彩繪、吻獸等細節性裝飾構件,盡量保持原有風格。
四是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建議,做到不留遺憾。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文物管理部門座談會等各種會議,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文廟等重點文保單位的意見建議,甚至對古建院落的裝飾、磚木雕刻細節以及古城外新建道路的命名等,都多次征求各方意見,不留遺憾。
以嚴謹態度開展保護修復工作
正如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古代建築設計研究所長、《古建園林技術》雜志主編馬炳堅所說,“如果韓城讓老房子任其破敗下去,這將是不可彌補的損失。古城保護中,韓城應把握好保護與發展這個契合點,使其服務現代人。”
作為古城保護改造破題之作的民俗博物館項目,自2013年1月8日啟動建設以來,已經完成對原有四個院落的修繕工作,正在進行展陳布設。在整個修復過程中,陝文投韓城公司嚴格遵循“修舊如舊”的大原則,建築用料大部分回收利用原民居上拆除的材料,施工人員則以當地老匠人和老藝人為主,每一道工序都經過謹慎處理,以最大可能地保證古建築的原汁原味。民俗博物館整體工程計劃於2013年10月竣工。
在看過韓城古建保護修復施工之後,東北大學教授趙琛認為,韓城在文物保護方面用原來的材料延長現代文物的壽命做得很好,“修復保護就是要用原來的材料跟它同時代的材料來進行維修維護,這是符合文物保護法和修建的原則,韓城在這方面做得是很不錯的。”
隍廟巷東入口廣場目前也已完成地磚鋪設以及綠化工作,從視覺上拓寬了隍廟巷口空間,提升了古城形象,同時增加了古城居民的休閒娛樂場所;游客服務中心正在建設之中,古樸的風貌與古城協調一致,有利於未來古城旅游產業發展。
以赤誠之心推動文化保護傳承
在保護古城格局的同時,陝文投韓城公司還注重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自2012年12月起,陝文投韓城公司開展“韓城·印記”
老物件征集活動,征集反映韓城歷史發展變遷的老物件、老照片等,並將其用於古城博物館的建設或是古建築的修繕修復之中。老物件代表著城市的記憶,征集正是對文化最好的保護。與此同時,為了配合韓城古城城牆遺址博物館的建設,還啟動了古城牆老城磚征集活動。此外,陝文投公司還多次邀請藝術家考察采風,並策劃開展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中國美協顧問、黃土畫派藝術研究院院長劉文西在韓城采風時表示,韓城古城的保護比發展更重要,古城保護,將古城原貌呈現出來,保護與發展並舉、科學結合,這一點韓城做得很好。
古城·文化明珠
未來,韓城古城總體文化定位是:以明清建築為主要特征,中國傳統科舉文化為主要展示內容,兼有其它多元文化元素。總體感覺外顯雄渾大氣,質樸、厚重、耐看;內聚資源豐厚,溫馨、舒適、惬意。多元體系交融並存,個性鮮明、風格突出、精彩紛呈。
古城將實施一環(環城綠化景觀帶)、一心(金城廣場)、一府(狀元府)、一衙(縣衙)、一院(龍門書院)、一宮(闖王行宮)、一街(金城大街)、一區(古城民居體驗區)八大文化工程,最終古城將形成城內有現代商業時尚文化體驗街區、史記文化體驗街區、古玩街區、民俗文化街區、綜合文化體驗街區、民居體驗區;城外有陝商文化傳承區、仕文化體驗式酒店、游客集散廣場與服務中心、景區綜合管理中心等文化格局及街區。
陝文投韓城公司還計劃在未來的三到五年,通過修繕、修復古城眾多的明清四合院落博物館、增補恢復72條古街巷、恢復建設50所韓城歷史文化名人故居等等,全力把韓城古城打造成為中國最具文化特色的古城之一,成為中國北方名城古鎮休閒度假第一品牌。未來的韓城古城,將恢復歷史風貌,這裡將成為一座博物館之城、文物之城、藝術之城、文學之城、民俗之城、民居之城以及生態與科技、文化與旅游之城。
彼時的韓城古城,必將在歷經千年風雨之後再展新顏;彼時的韓城古城,將真正叫響“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個名號;彼時的韓城古城,將是古城居民安居、休閒的福地;彼時的韓城古城,將成為韓城這顆渭北“明珠”上最閃耀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