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確定32個“古村保護型”村莊
日期:2016/12/13 20:00:16   編輯:古建築紀錄11月23日電(記者 王朝晖)記者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泉州市村莊布點布局規劃》(2013-2030)昨日下午通過評審。
規劃范圍為泉州市域行政轄區,總面積約11015平方公裡,涉及市域范圍內所有行政村。2012年市域村莊人口約345萬人,共2068個村莊。規劃期限近期至2016年,遠期至2030年。
根據這一規劃,未來我市在市域內共將形成中心城市1個(泉州中心城區—晉江主城區—石獅主城區),即泉州市環灣核心區;中心城市輔城3個,即北翼新城(惠安—泉港)、南翼新城(安海、水頭、石井、官橋、東石、內坑)、西翼南安輔城;市域次中心城市3個,即安溪縣城、永春縣城、德化縣城;新市鎮22個,新型農村社區145個,農村社區583個。
規劃以中遠期的市域村莊布點布局規劃為指導,結合《泉州市建設“美麗鄉村”五年行動計劃(2012-2016)》的要求,對市域內村莊進行近期建設分類指導。將市域內村莊建設引導按環境整治型、保留改造型、集聚發展型、集中新建型、古村保護型五種類型進行分類。規劃近期全市共有環境整治型村莊1389個,保留改造村莊646個,古村保護型村莊32個。旨在通過示范村建設、示范段建設發揮精品示范領路作用,串點成線,並線成片,帶動其他鄉村建設。
規劃還確定了17條近期建設的美麗鄉村示范段,並提出了市域村莊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引導及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把各項指標具體化,更具可操作性。
類別
規劃把全市村莊分為三大類,即A類、B類、C類。
A類:服從相關上位規劃及城市建設節奏要求,與市場機會相結合,近期有條件達到按相關上位規劃標准建設或改造的村莊,按規劃標准進行建設。
B類:按未來的發展可能,分為撤並型村莊、保留型村莊、擴建(擴張發展)型村莊、保護型村莊、特殊型村莊等五類進行引導。
C類:以保護性修繕為主,結合無破壞開發利用進行村莊的生命力延續與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