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傳佛教寺院隆務寺
日期:2016/12/14 17:30:27   編輯:古建築紀錄 “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住在一起有什麼不習慣?”這個問題,發圖妹從未想過。
發圖妹是回族,今年54歲,自小生活在隆務老街上。她的左鄰是藏族、右捨是漢族,用她的話說,“五十多年的鄰居,都是好姐妹,空閒時大家就坐在一起聊天。”
隆務老街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的隆務古城。19世紀80年代,隨著茶馬古道的興盛,隆務也成商業貿易的中轉站,來自藏、漢、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的大約80家商人在此安家。因此,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伊斯蘭教、道教等宗教場所也應運而生,並在不足一公裡的街道上一字排開。
如今,隆務老街的中心是藏傳佛教寺院隆務寺。站在隆務寺門口,右側是漢傳佛教寺院圓通寺和不遠處的伊斯蘭教清真寺,左側是道教寺廟二郎神廟,正前方則存有一處基督教堂遺跡。外界將這條街稱為“五教合一”老街。
在老街上,每到傍晚時分,都會聽到鐘響,這聲鐘響來自漢傳佛教圓通寺。如今,該寺由一位名叫夏加的藏族退休干部管理。大殿中央供奉的,是漢地寺院中最常見的觀音菩薩,旁邊則掛著藏傳佛教綠度母的唐卡。每有香客前來朝拜,他總會點酥油燈、敲古鐘、沏酥油茶以示歡迎。
“多年來,隆務寺、圓通寺、清真寺、二郎神廟等寺院需要維修時,古城裡的居民不論什麼民族都會出錢出力,不同宗教的寺院如今還保留著互贈禮物的習慣。”夏加說。
如今,隆務老街雖已頹舊,但一百多年來接待過數以萬計的文人墨客和虔誠信徒,記錄了各民族的希求、襟懷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同仁縣副縣長馬進賢透露說,目前,老街身後的二級台地上又建起了同仁新城,老街的住宅也即將開工修繕,預計2014年基本完工。
推薦閱讀:
河北博野興國寺石塔
汕頭大井的元山帝廟
湖南偽仰宗源密印寺
山西晉城千年古剎碧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