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北京的牌樓

北京的牌樓

日期:2016/12/14 17:23:43      編輯:古建築紀錄

    牌樓的歷史源遠流長,形式千變萬化。隨著歷史的演變,牌樓已成為中國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據考察分析,牌坊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衡門”至遲在春秋中期就已出現。衡門是什麼呢?當時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的結構存在的,舊稱“衡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牌坊的老祖宗。在組合的建築群落中,牌樓雖屬於起點綴作用的裝飾品,但也相當於“門面”;書要封面人要臉,牌樓就是街道或建築群的身份證。牌樓是中國建築的文化符號,清末訪問過北京的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在其《變化中的中國人》一書中寫道:“只要有石頭的地方,沿途你就會看到一些橫跨主路的紀念性拱門。這些建築就是經過官方許可後建立的名聞遐迩的‘牌樓’。”

    北京曾經是全世界牌樓最多的城市。除了胡同、四合院之外,最能體現老北京風格的就是街頭巷尾無處不在的牌樓。可如今消失得最徹底的也是老北京街道上的牌樓了。東單、西單、東四、西四,皆是著名的鬧市區,大多數人卻不知這些地名其實都與牌樓有關。當年的詳稱叫做東單牌樓和東四牌樓、西單牌樓和西四牌樓。現在牌樓作為建築物被拆除了,地名中的“牌樓”二字也就省略了。同樣被拆除的還有許多曾深深烙印在老北京記憶中的牌樓,如正陽門大街五牌樓、東長安街牌樓、西長安街牌樓……

推薦閱讀:

讓你不想睡的家居風水

隋唐洛陽城應天門西阙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結束

邢台張奪考古重大突破 發現93座戰國漢代墓葬

浙江考古專家挖掘南宋詩人戴復古族人墓群

推薦閱讀:

讓你不想睡的家居風水

隋唐洛陽城應天門西阙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結束

邢台張奪考古重大突破 發現93座戰國漢代墓葬

浙江考古專家挖掘南宋詩人戴復古族人墓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