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與建築、景觀
日期:2016/12/14 18:00:22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風水與建築、景觀
風水是這樣的一門藝術,它通過對事物的安排,從建築奠基到室內裝飾,企圖對一定場所內的氣勢加影響。它有助於人們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陰陽之平衡,來獲得吉祥之氣,從而促進健康,增加活力。
人類已經跨入21世紀。面對新的世紀,我們應當怎樣利用傳統文化為現代化服務,在建築領域,如何利用傳統風水思想,這仍然是一個具有魅力的課題。
我認為,風水是一種文化,不能簡單地加以否定。傳統的風水文化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巨大遺存,如果不允許研究風水,風水就永遠是個謎;如果只讓江湖上的人去隨意解釋風水,風水的迷信成分就會越來越泛濫。
傳統風水文化大體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陰宅文化,一部分是陽宅文化。
所謂陰宅,就是死者的葬址及其相關建築。古人認為孝道莫大於把父母的遺體安置好,高不致於受風寒,低不致於被水淹,淺不致於被狗拱,深不致於太壓抑。有人甚至認為死者的陰宅會影響其生死輪回,或影響活人的前途,這毫無疑問是荒謬的。從總體上說,陰宅觀念基本上屬於迷信。但是,陰宅觀念有發掘的價值,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現在修建烈士陵園、修建公共墓地,在設計地面建築時,可以借鑒陰宅觀念,迎合約定俗成的民眾趨吉心理,使葬地不僅僅是一個個土堆,而變成文化教育場所,引導活著的人繼承遺願,發奮進取。現在的許多陵園開發商正是大打風水寶地牌,所以才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當然,利用陰宅風水觀念一定要慎重,盡量剔除“避邪驅鬼”、“護蔭後人”等迷信觀念,用科學思想營建精神文明場所。
第二,陰宅觀念可以用作考古借鑒。古人修建陰宅,不論是骊山墓、十三陵,還是一般平民墓地,無不采用風水陰宅觀念選址、興造地下或地面建築,如果考古工作者對此谙熟於胸,就可以幫助尋找遺址,有助於挖掘工作順利進行。北京大學著名考古學家宿白教授就曾結合風水觀念研究古代墓葬,取得一系列成果。
推薦閱讀:
江蘇泗洪梅花鎮一西漢貴族古墓遭破壞
西安史前文化遺址 見證厚重文化
圓明園等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廣州發現完整大型東漢墓 隨葬器物達200余件
推薦閱讀:
江蘇泗洪梅花鎮一西漢貴族古墓遭破壞
西安史前文化遺址 見證厚重文化
圓明園等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廣州發現完整大型東漢墓 隨葬器物達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