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葉紋四足方斝
日期:2016/12/14 18:18:38   編輯:仿古青銅器 蕉葉紋四足方斝,清中期,高9.5cm,寬10.8cm。
斝體呈方形,侈口,束頸,深腹,腹側有一獸首鋬,平底,底下有四足。頸飾三獸首及變形夔紋,腹飾蕉葉紋。
此器仿商代銅斝制作,造型大致相似,但又有所區別。從形體上看,商代銅斝體量更大,器口上有二傘形柱;清乾隆時期的此件仿品體形小,且沒有柱。商代銅斝,圓體者為三尖足,方體者為四尖足,足高,且外撇角度較大。而此件仿品足較矮,不十分尖,形狀與明、清家具的腿類似。從紋飾上看,本器的夔紋變得更加圖案化,時代特征明顯。
名詞解釋:
斝
(音甲)古代的一種酒器,始見於二裡頭文化的晚期,沿至西周初期。斝的形制變化不大,多為圓體、三足。
夔紋
我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夔,神話中形似龍的獸名。《莊子·秋水》中言:“夔憐蚿,蚿憐風。”釋文:“夔,一足獸也。……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蕉葉紋
裝飾紋樣的一種。一端尖銳,一端較寬,作蕉葉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稱,蕉葉即芭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