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吉州窯黑釉木葉紋盞(宋)

吉州窯黑釉木葉紋盞(宋)

日期:2016/12/14 18:11:52      編輯:仿古瓷

    宋吉州窯黑釉木葉紋盞

    規格:高4.6cm、口徑10.7cm

    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永和鎮,古時吉安又稱吉州,吉州窯因此而得名;又因為是在永和鎮,故又名永和窯。它也是黑釉系著名窯場之一,其黑釉盞如玳瑁盞、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兔毫盞都是一時之選

    吉州窯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民間窯場之一。它始燒於唐代末年,鼎盛期是從南宋至元代的初、中期,衰落於元代末期。吉州窯所在地雖沒有優質瓷土,但能在產品的種類和裝飾上下功夫,以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立於陶瓷業數百年。吉州窯產品很豐富,有青釉器、印花白釉器、白釉釉上黑褐彩繪器、綠釉器、黑釉器等;裝飾手法也是多種多樣,有印花、剔花、彩繪、剪紙貼花、堆塑、木葉紋等。其中又以黑瓷最為有名。

    吉州窯黑瓷包括虎皮斑、玳瑁、油滴、鹧鸪斑以及上面提到的剪紙和木葉等。中國黑瓷在日本又稱天目。相傳宋、元時期,在中國留學的日本人把從浙江天目山得到的福建建窯黑釉瓷盞帶回國去,遂稱之為天目。日本人按不同的花紋和色澤把黑瓷分為油天目、玳瑁天目、木葉天目、珠光天目等。他們還把日本自己燒的黑瓷稱為濑戶天目,朝鮮燒的黑瓷稱為高麗天目。由於日本學者對中國古陶瓷素有研究,致使中國學者引用其觀點、稱呼時亦稱黑釉為天目。

    這件木葉紋盞,體現了吉州窯的特有風格。制作時,先在胎上施一層黑釉,然後在經過特殊處理的樹葉上施一層淡釉,再把樹葉貼在黑瓷坯體上,燒成後即成為木葉紋。木葉有半葉、一葉,也有二、三葉疊加。所用葉子有人認為是桑葉,也有人認為是菩提樹葉。經過這樣加工過的黑釉碗,有一種質樸的野趣。這種制作工藝很少流傳下來,對於它的研究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