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銅鏡中的人物故事
日期:2016/12/14 18:14:51   編輯:仿古青銅器 中國古代青銅鏡,自齊家文化起,伴隨著輝煌而燦爛的華夏文明史一路走來,綿綿不絕。
銅鏡鑄造的歷史到了宋遼金時期,學術界傳統的觀點普遍認為是銅鏡發展的衰落期;這個說法顯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實際上宋遼金銅鏡較比前朝在藝術風格、制作工藝和金屬配比等方面雖然有較大的差別,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著其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藝術特色,既有繼承也有發展和創新,而其中以人物故事為題材的銅鏡紋飾尤為突出。
所謂人物故事鏡,就是在銅鏡的背面鑄造以人物故事題材為主的紋飾,其題材的選擇包羅萬象,神話故事、儒釋道、民間傳說等等,如東漢時期的東王公西王母鏡、神獸故事鏡、唐代的真子飛霜鏡、王子喬吹箫引鳳鏡等。本文選取自藏的兩面宋遼金人物故事鏡,與讀者分享。
1.遼代唐王游月宮鏡
遼代是公元907—1125年間統治中國北方契丹人的王朝,與北宋對峙,後被金滅。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契丹族人在銅鏡鑄造方面廣泛借鑒了唐鏡雄健厚重的風格和宋鏡柔和俏麗的特色,並結合本土風俗習慣,形成遼代銅鏡重要的特征。遼代銅鏡特征明顯、制式規范,在借鑒漢族文化藝術經驗的基礎上,並由此構成有別於其他民族和文化特有的濃郁草原文化風情。
唐王游月宮的故事據史料《唐逸史》記載:唐開元年間中秋之夜,唐明皇邀請申天師及鴻都道人一同賞月;三人賞月把酒言歡之際,唐王心悅,想到月宮游歷一番;於是申天師做法,方士羅公遠擲手杖於月空,化作一座銀橋,橋的那邊一座城阙,橫匾上書:廣寒清虛之府。羅公遠對玄宗言道:此乃月宮是也!
唐王見仙女數百,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與廣庭之上;看得玄宗如癡如醉;默記其舞蹈之中優美的曲調,回到人間後即令主管宮廷樂舞的官員依此整理出一首優美動聽,仿佛天外之音的曲子,配上宮廷舞女的舞姿,即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至此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月宮也因此有“廣寒宮”之稱。
此鏡直徑21.8厘米,厚0.75厘米,重達1460克;紋飾采用高浮雕和線雕相結合。碩大的銅鏡鏡體猶如一輪滿月,高低起伏的紋飾之間仿佛映現月中寒宮;月宮的樓閣時隱時現,搖曳的桂樹在月影中晃動著枝頭;搗藥的玉兔分外高興,迎客的金蟾舒展著身軀;隨風的流雲,彎曲的月橋,橋下水潭中現身的神龍躍躍欲試;駕雲而來的唐王,好一派天上仙境,人間勝景;在這裡不能不感歎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獨具。
此鏡碩大厚重,紋飾精美細膩,應該為當時官造。另外此類月宮鏡尚有一種平雕樣式,其主要紋飾大致相同,只是局部有所差別,屬於同時期的產品。
此類月宮鏡在朝韓兩國多有出現。過去有日本學者認為此鏡應為高麗鏡;近十幾年來經過中國學者的不斷研究及各地考古報告,此類鏡在我國境內的出土范圍覆蓋了東北地區及內蒙,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區,其中不乏有明確的墓葬出土記錄,因此確定為遼代時期的銅鏡。
推薦閱讀:
送京娘(成都·木雕)
良渚骨雕或為我國最早兵符
漂泊海外的中國瓷器
頗具特色的西夏木雕
2.金代煌丕昌天銘海泊鏡
此鏡的構圖十分精美,水中浪花似在翻動,浪上點綴些花葉,有向上的摩羯、有張著大嘴的怪魚、怪獸;一條載滿了人的龍船;駛於波浪滔天的海上;船頭數人,船尾數人像是在劃船,鏡背中間上部鑄有4個近似蝌蚪文的變體字“煌丕昌天”。四字排成兩行於正前方顯赫位置,自右向左豎讀排列,突出了該鏡的主題。
蝌蚪文也叫“蝌蚪書”、“蝌蚪篆”,是在於筆畫起止,皆以尖鋒來書寫,其特色也是頭粗尾細,名稱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因其書頭粗尾細,形似蝌蚪而得名。元吾衍稱其“畫文形如水蟲”。近人王國維以為“科斗”周作書體之名,始於漢末而終於唐代。如果認定“煌丕昌天”四字為蝌蚪文,或者是源於蝌蚪文,那麼其流傳終於唐代的說法也要修改了,這是後話。
此鏡種究竟出自何處?哪個年代?學術界曾經有過爭議;也有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是出自朝韓的高麗鏡,不可否認在朝鮮和韓國確實出現過很多這樣的鏡子;有菱花型、葵花型、圓形。朝韓兩國的博物館均有此鏡展示;在朝韓出版的文物類書籍中收錄過此類銅鏡;目前在國內藏界所見的此類銅鏡中,朝韓回流的同類鏡確實占據一定的比例。
本人自收藏銅鏡以來,幾年間曾陸續收藏十幾面來自朝韓回流的此類海泊鏡。經研究國內曾經出版過得銅鏡書籍圖典,考據多處國內出土此鏡的報告,我認為此鏡是源於我國並且為非常流行的品種,其年代貫穿宋、遼、金,以至於此鏡在我國的吉林、四川、湖南、山東、廣西等地區屢有出現,出土范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
還有很多的地方博物館館藏及出版的書籍中紛紛收錄本地出土的該鏡,大致有二十幾個地區有明確的出土紀錄。應該說此類銅鏡是具有典型的中國文化的銅鏡品種而並非舶來品,也由此可見此鏡出土范圍之廣,當年流行地區之廣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想。
宋遼金時期所流行的人物故事鏡題材廣泛、品種眾多,本文只是選取了兩面較有代表性的銅鏡予以描述,難免管中窺豹;相信這些來自千年前的古老的銅鏡藝術品會隨著時光的推移而繼續演繹光耀古今的美妙傳奇。
推薦閱讀:
送京娘(成都·木雕)
良渚骨雕或為我國最早兵符
漂泊海外的中國瓷器
頗具特色的西夏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