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冊方斝

冊方斝

日期:2016/12/14 18:18:39      編輯:仿古青銅器

    冊方斝,高28.5cm,寬16.2cm,重3.12kg。

    平口,平蓋,方體,圓角,垂腹。平底,下有四個三稜尖足,足略外撇。蓋頂上有一雙鳥形鈕,鳥背向而立,蓋上飾獸面紋。口兩側各有一傘形方柱,柱上飾齒形紋及雲雷紋,口下飾葉紋一周。腹部四面飾獸面紋,間飾八個倒置的夔紋,腹側有一獸形把手。足外側飾蕉葉獸面紋。該斝垂腹,重心下移,四足外撇,造型穩重。腹部以雷紋為地,上面平雕獸面紋及夔紋,紋飾精美,細膩。斝體方者少見。

    器內底上的銘文“冊”,代表族徽。

    名詞解釋:

    斝

    (音甲)古代的一種酒器,始見於二裡頭文化的晚期,沿至西周初期。斝的形制變化不大,多為圓體、三足。

    獸面紋

    獸面是古代人們想象中的怪獸的面部,將其刻畫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紋飾稱獸面紋。宋代的學者把獸面紋稱為饕餮紋。獸面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

    雲雷紋

    青銅器上的典型紋飾。是以連續的回旋形線條構成幾何圖紋,圓形為雲紋,方形為雷紋。在後代的其他工藝品裝飾中也有使用。

    夔紋

    我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夔,神話中形似龍的獸名。《莊子·秋水》中言:“夔憐蚿,蚿憐風。”釋文:“夔,一足獸也。……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1. 冊方斝(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