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奔馬紋小壺

奔馬紋小壺

日期:2016/12/14 18:18:38      編輯:仿古青銅器

    奔馬紋小壺,漢,高9.6cm,口徑4cm。

    小壺圓口,肩部有規矩的雙系,扁圓形腹,足呈梯形,形如覆斗。

    小壺整體線條流暢,小巧精致。紋飾豐富細膩:頸部有鋸齒紋,下方刻畫一匹生動的花斑奔馬,四蹄騰躍,鬃尾飄逸,形神畢肖,表現出漢代器物雄渾大氣的時代風格。腹部主體紋飾的排列方式作魚鱗狀上下重疊交錯,細部花紋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格,是一件研究漢代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具有特色的重要文物。

    在漢代,青銅器已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青銅器所代表的禮樂制度也隨之簡化蛻變了。酒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料之一,酒具也相應地向小型化轉變,但仍不失其精美。其中一些便於隨身攜帶的形體設計體現出這個時期酒具的新特點。

    名詞解釋:壺

    盛酒器,亦可盛水。《儀禮·聘禮》:“八壺設於西序”。注:“酒尊也。”《周禮·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壺銘:“用盛旨酒。”伯陭壺銘:“用自作醴壺。”都十分清楚地說明了壺在青銅禮器組合中的用途。青銅壺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漢,商代前期方壺較少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制也不斷變化,大多為圓形。

    亦為瓷器主要品種之一。瓷制壺自漢代開始流行,器型多樣,用途有多種。常見的有西晉的扁壺,三國至隋的盤口壺、唾壺、雞首壺,遼的雞冠壺,元、明的多穆壺、僧帽壺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壺、水壺、茶壺、鹵壺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