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宋代青白釉獅形香薰賞析

宋代青白釉獅形香薰賞析

日期:2016/12/14 18:14:34      編輯:仿古青銅器

    大生寺,位於新泰市禹村鎮湯家禹村西南,該寺創建年代不詳,後逐漸廢圮,現為一取土場。地宮出土文物雖沒有確切的紀年,但所出器物具有明顯的宋代特征,其中青白釉獅形香薰具有北宋中期景德鎮湖田窯典型特征,經山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小組鑒定,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該香薰由爐蓋與爐身兩部分組成,爐蓋作蹲獅狀(左耳稍殘),前肢直立,張口怒目,牙齒外露,下颚飾倒三角紋,背披鬃毛,尾呈蕉葉狀上翹,腹中空與口鼻相通,蓋底呈圓形,束腰,中部有一對穿孔,下有子口與爐身相扣合,高11.5厘米、底徑4.9厘米;爐身呈杯狀,直口,平折沿,圓唇,深腹,圈足上卷,上有兩周花形突稜,高9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5.5厘米。該香薰胎質細膩潔白,釉色晶瑩呈半透明,爐蓋底部與爐身底部留有黃褐色墊燒痕。整器采用刻畫、镂空及捏塑等工藝於一體,造型獨特優美,為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精品。

    青白瓷,又稱影青、映青,是宋代江西景德鎮創燒的瓷器新品種。由於它的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故名。青白瓷兼具青瓷、白瓷二者之美,因景德鎮一帶時稱饒州,故有“饒玉”之稱。宋代是青白瓷生產的鼎盛時期。景德鎮從宋代生產青白瓷以後便聲名鵲起,為天下所矚目。據史料記載,景德鎮名稱來歷與其從宋代生產青白瓷有關,在宋代之前,景德鎮曾稱為新平鎮、昌南鎮,北宋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年—1007年),由於該地燒制的精美青白瓷作為御瓷獲真宗贊賞,瓷器上底書“景德年制”,於是“天下鹹稱景德鎮”,景德鎮由此得名,並且名揚天下。因此說,青白瓷奠定了景德鎮作為世界瓷都的地位,在中國乃至世界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