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漢銅甗為釜甑合體

漢銅甗為釜甑合體

日期:2016/12/14 18:17:20      編輯:仿古青銅器

漢銅甗為釜甑合體

    丁孟,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組組長,碩士生導師,中國錢幣學會理事,中國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會員,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

    甗(yǎn),蒸飯器,功能相當於現代的蒸鍋。《古圖錄》甗錠總說:“甗之為器,上器甑而足已炊物,下若鬲而足以饪物,蓋兼二器而有之。”可見甗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甑,放置食物;下部稱鬲,放水。甑與鬲之間有銅箅。箅上有孔,鬲中水加熱後,蒸氣通過箅孔蒸熱甑內食物。

    西周早期甗以連體式為主,甑部較商代變淺,鬲部加高,甑、鬲寬度相近,整體趨於穩重。早期還出現了橢方形復合式甗,整體由上下兩器組成,上器是侈口附耳或獸首耳的橢方形甑,下器是一個附耳方鼎,二者以子母口套合。

    西周晚期甗的甑部變得橫寬,高度小於鬲部,甑鬲分體的現象增多。方甗逐漸盛行起來。

    春秋早期出現甑、鬲分體的方形四蹄足甗。春秋中期以後,連體甗和方形分體甗逐漸消失,代之以圓形分體甗,上分大口甑,唇外卷,腹深呈弧形壁,甑底有長條形箅孔。下為鬲,直唇套入甑底,圓肩、鼓腹、平裆、蹄足、肩部有一對鋪首銜環。春秋晚期戰國早期,甗足變矮,戰國中晚期甗已少見。

    漢代銅甗皆為釜甑合體。

推薦閱讀:

山西:大河口西周墓地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

考古證實:夏王朝勢力范圍最西到達關中中部地區

考古發現美洲人近一萬年前就開始吃狗(圖)

南京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被批"鑲假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