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錯金銅博山爐

錯金銅博山爐

日期:2016/12/14 18:12:58      編輯:仿古青銅器

    

    這件錯金博山爐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高26厘米,足徑9.7厘米,爐身呈青銅器中的豆形,由爐座、爐盤、爐蓋三部分組成,系分別鑄造,用鐵釘把爐座、爐盤鉚合在一起。爐盤與爐蓋作子母口,隨意開合,便於放取香薰料。博山爐通體錯金,紋飾自然流暢,金絲粗細得當,細的猶如毫發。爐座圈足用細金絲錯出卷雲紋,座把透雕三條騰出波濤翻滾海面的蛟龍,蛟龍頭部托住爐盤。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巒,山巒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活潑機靈的小猴蹲坐在山巒高處或騎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們身背弓弩巡獵山間或追逐逃竄的野豬,幾棵小樹點綴其間,刻劃出秀麗的自然山景和生動的狩獵場面。細部又使用錯金勾勒渲染,使景物更顯生意盎然。爐蓋因山勢镂孔,香料點燃後,香煙從镂孔處袅袅而出,缭繞在山巒景物間,產生山景迷蒙,群獸靈動的奇異效果,如此造型生動,制作精美的器物,為漢代文物中罕見的藝術珍品。

    據史書記載:當時西漢長安城內的能工巧匠能做九層博山香爐,這件錯金銅博山爐雖比不上九層博山爐那麼復雜,但制作工藝相當精湛,堪稱是漢代文物中的藝術珍品。凝視這精美的海中仙山,讓人不禁浮想聯翩:“蘇合氤氲,非煙若雲;時濃更薄,乍聚還分。”縷縷輕煙從山間镂孔逸出,輕霧缥缈,香氣彌漫,此時似乎已由“眼觀”升華成“鼻觀”,在這似有似無之間,功利心淡漠了,煩惱事遠去了,身心無形無意間放松了許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