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亞丑钺

亞丑钺

日期:2016/12/14 18:12:57      編輯:仿古青銅器

    “亞丑”钺,商代,1965年出土於山東青州蘇埠屯,現藏山東省博物館。“亞丑”钺通長32.7厘米,刃寬34.5厘米,長方形,方內,雙穿,兩肩有稜,弧形刃,器身作透雕人面紋,極富威嚴。钺正反兩面銘“亞丑”二字,故得此名。

    上亞丑钺下獸面紋銅钺

    人面銅钺1966年出土於山東益都蘇埠屯一號大墓,同出的人面钺共有兩件,這是其中鑄有銘文的一件。钺身作镂空人面紋眉、瞳、鼻突起,猙獰可怖。刃角外侈,在正背兩面的人面形口部的兩側,各有一個“亞丑”銘記,銘文左為正寫,右為反書。

    1965、1966年間,山東省博物館在青州市蘇埠屯發掘了兩座商代大型墓葬,“亞丑”钺出自編號為M1的墓中,同時出土的另一件銅钺,通長31.8厘米,刃寬35.8厘米,扁方形,方形內,肩部有兩穿,刃部寬大,器身透雕張口怒目的人面紋,眉目鼻均突起,口稍凹下。蘇埠屯1號墓是一座擁有四條墓道的大墓,墓室呈長方形,墓口南北長15米,東西寬10.7米,深8.25米,墓室中部有木板築成的“亞”字形椁室。兩件銅钺均出自北墓道口的位置。同出的其它銅器上也見有“亞丑”銘文,因此,專家推測這裡可能是“亞丑”族的墓地,該墓主人則可能是僅次於商王的方伯一類的人物。

    钺這種器型大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為石質和玉質。在一些規模較大、規格較高的墓葬中,石質或玉質的钺往往是標志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重要隨葬品。至商代,出現了種類繁多的青銅钺。曾有考古學家將屬於商代的近四十件銅钺按鑄造大小順序分為三型八式,制作精美程度亦有不同,而最為壯觀的當屬出土於山東青州蘇埠屯的這兩件大型銅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