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青瓷雙系盤口壺(東漢)

青瓷雙系盤口壺(東漢)

日期:2016/12/14 18:12:01      編輯:仿古瓷

    漢青瓷雙系盤口壺

    規格:通高26.8厘米

    東漢流行的式樣

    盤口壺是指壺的頸部以上部位突起,壺口形似淺盤,這是漢代尤其是東漢流行的式樣。這件瓷壺山西省朔州市平朔露天煤礦出土。盤口外敞,頸部粗壯,溜肩鼓腹,肩部有對稱雙系,腹下為假圈足式大平底。

    壺的肩部以上施有青灰色釉,但因胎釉中含鐵較多,釉色幾近黃褐色。釉層較厚,肩部釉面不甚均勻,並有垂釉現象。未施釉的部位胎體呈褐紅色,並有平行的十周凹弦紋。另在口沿與肩部卻各飾一周水波紋,但系在釉下刻畫而成。

    陶瓷史研究的重要標本

    中國瓷器的生產最早可追溯至商代,但商周時期的瓷器因受燒造技術及選料的限制,在吸水率、硬度、透明度及釉色等方面與現代瓷器的標准還存在著較大距離,所以稱之為原始瓷器。而漢代正處於原始瓷器向成熟瓷器的過渡階段,所以這一時期的瓷器就成為中國陶瓷史研究的重要標本。現在能確認的燒造瓷器的窯址最早是東漢末年的,且此類早期遺址均發現於江南,北方地區迄今仍是空白。因此有人認為,這件出自晉北地區的東漢瓷器有可能是南方的產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