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明代五彩獅子穿花燈籠罐

明代五彩獅子穿花燈籠罐

日期:2016/12/14 18:10:04      編輯:仿古瓷

明代五彩獅子穿花燈籠罐

    五彩瓷器成熟於明代,據《陶雅》上說:“康熙硬彩,雍正軟彩。”又據《飲流齋說瓷》中解釋:“硬彩者彩色甚濃,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軟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勻之也。”這件罐直徑13.8厘米,通高15厘米,為瓷質、唇口、短頸、豐肩,腹下收至足底。圈足、底面有釉,為亮青釉面,頸肩處都施五彩紋飾,口施醬釉,滿腹繪三只獅子穿行於纏枝牡丹紋飾的圖案中,神態各異的小獅子,一只昂首闊步,一只逍遙自在緩步前行,另一只急速穿越,呈奔馳狀。整罐繪畫方法為釉下青花,釉上五彩。罐的外表整個圖案只用紅綠黃三種顏色,並從口沿到足上有七層用釉下青花線畫成的邊飾,所以有人也叫這種器物是青花五彩器。這種五彩獅子穿牡丹花卉罐是明末清初常見的裝飾圖案,常稱其為燈籠罐。紅彩似棗皮紅,綠彩綠中透黃,紅彩圖案用深紅勾邊,綠彩圖案用黑彩勾畫輪廓線,這種畫法一直延用到清康熙時期。現在古玩市場上有新的仿品:一是景德鎮新燒後的做舊,二是用明清的老罐子在上面加新彩,圖案都非常相似,大家收藏時要格外小心。主要從器型、底足、胎質、釉料、顏色、接胎和使用痕跡等仔細觀察,還是能夠加以區別的。該罐為典型的明代晚期青花五彩罐,目前像這樣的明代青花五彩到年份的老罐,完整器已經不多見了,故此極為珍貴。

推薦閱讀:

黃山利用“百村千幢” 對古民居實施保護利用

古城牆上隨意開墾 黃州禹王城牆30年矮了5米

江蘇唐子城將成揚州考古重點

廣州272歲“五眼橋”今秋籌資重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