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古瓷鑒定的四個鑒定內容

古瓷鑒定的四個鑒定內容

日期:2016/12/14 18:10:46      編輯:仿古瓷
    真偽鑒定

    真偽鑒定一方面是要能明確認證器物及其身纏年代,另一方面是要能識別赝品、仿品、偽品。

    赝品和仿品是既相區別又想滲透的兩個概念:當仿制的前朝產品落上本朝的年號,或者雖然落前朝年號但制作目的是崇古慕古而不是為了在市場欺詐錢財,這種瓷器就是仿品。而當制作目的是為了以假充真來謀取暴利時,這種產品就成立赝品。仿品赝品盡管制作目的不同,但都是以真器為摹本,並且力圖以最小的投入向最大的相似靠近。以崇古慕古為目的的仿制,甚至不惜工本以達到逼真甚至“亂真”的效果。至於那些隨心臆造、不倫不類的東西,只能稱作偽品。

    真偽鑒定的目的,就是運用各種方法對被鑒定物“驗明正身”,防止以假充真。

    品相鑒定

    品相鑒定是通過直接接觸,對被鑒定的古瓷器的質量檔次、完整程度、新舊程度及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進行檢驗評價。

    品相鑒定直接關系到鑒定對象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家價值,是古瓷鑒定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一般說來,古瓷器的質量檔次和新舊程度是一目了然的,最重要的是完成程度,關鍵是辨修補、認瑕疵。當然,古瓷器的品相即質量檔次、完整程度和新舊程度同它的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之間的聯系是辯證關系,品相雖好但文物、藝術價值不大的,其經濟價值也不會高,而有的古瓷器雖然有所傷殘,但文物藝術價值非常之高,其經濟價值同樣不菲。

    窯口鑒定

    明代以前,全國各地瓷窯林立,特別在宋元時期,六大窯系分布南北,五大名窯各顯風騷,成為中國陶瓷史上一大高潮。所以對宋元及宋元以前的瓷器,主要是判斷窯口,確認產地的問題。這種鑒定在某些方面來說甚至比別的鑒定更為困難。

    目前收藏愛好者容易混淆的是:一是北方不同窯口生產的同類黑釉瓷器的區別。二是宋代同一窯系瓷器同類產品的區別。三是景德鎮青花瓷和周圍其他地區青花瓷包括福建德化窯青花瓷的區別。四是粉彩瓷中景德鎮粉彩同廣彩的區別。

    明代初期,景德鎮以外各大窯場日漸衰落,僅剩一些地方小窯生產當地民用粗瓷。而景德鎮一枝獨秀,“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成為中國的瓷都,在質量和數量發那個面都冠蓋全國。因此,明清瓷器除個別地方品種外,基本上是對景德鎮產品判斷朝代,辨別官民窯不同產品。

    價格評估

    在商品社會,對於古瓷器的品評定,不管它們是否進入市場,都要以唯一有可比性的商品價值和反應這種價值的商品價格來表現。價格評估就恆威對古瓷器各種內在要素(包括器型、品質檔次、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完美程度等)和外在要素(包括社會評價、審美取向、存世數量和需求程度等)綜合比較的惟一共性標准。也是公私收藏者購藏和出售古瓷器的重要決策因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