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鎮江千年古剎佛寶光彩奪目

鎮江千年古剎佛寶光彩奪目

日期:2016/12/14 18:30:11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也難以置信,一個古寺廟竟然收藏了一百五十余件古代佛教藝術珍品。今天下午,記者在這家寺廟目睹了該寺首次“露臉”的古佛藝瑰寶,件件古樸典雅,絢麗奪目。    

即將展出的元代田黃雕刻佛像

即將展出的清代整紅木雕刻十八羅漢

    收藏古佛藝品的這家古寺廟,地處鎮江市東郊。寺廟法師釋昌法首次破例為記者打開“藏寶庫”,其佛藝藏品琳琅滿目,有陶、石、木、鐵、銅、銀、瓷、玉等雕鑄和燒制的各種佛教造像,以及與佛教相關的佛品。佛像站、坐、臥等造型各異,最重的數百公斤,最輕的只有幾兩,神態細膩,維妙維肖,栩栩如生。時間遠自唐代,近至民國,其中有唐代兩尊高七十厘米的敷彩圓雕木質立姿佛像釋迦牟尼石像、元代銅像阿彌陀佛、明代鐵羅漢、清代紅木整雕十八羅漢,以及三尊每尊體積兩公分的元代田黃雕佛像等,充分反映了各個朝代佛教造像的文化藝術特色。

    尤為引人的是,除了這些古代雕鑄的佛教造像外,還有與佛教文化相關的古代名人字畫、篆刻、拓片。其中有,在一個精制的紅木盒裡,裝有數十枚大小不等的壽山石印章,上面篆刻著佛教全部《心經》內容;聞名海內外的佛教“泰斗”弘一(李淑同)大師,民國時親書的四張有關佛文化的楷書條幅和觀世音菩薩像;清朝著名畫家丁觀鵬,用工筆加金粉線條繪出的一幅長三十公尺、寬四十公分的長卷十八羅漢圖……據相關專家鑒定,這些歷代佛文化藝術品十分罕見,有的可堪稱為“國寶級”,有的甚至在國內已成“孤品”。

    據了解,該寺院法師釋昌法出家浙江普陀,對祖國佛教文化一往情深,一直癡迷佛藝品文物收藏。這些珍品凝聚著他幾十年的心血,一部分是他從民間征集而來,一部分是他在寺廟裡創辦孤寡老人安養院後,許多老人為感激他的善心,自發將自家祖傳藏品無償的捐贈給他的。

    他對記者說:“佛教文化是祖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正在著手准備這些佛藝瑰寶收集一起,在廟裡創辦古佛藝品博覽館,歡迎人們前來參觀,讓大家共享我國佛教藝術的風采,弘揚祖國佛教文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