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廣東南崗千年瑤寨
日期:2016/12/14 17:54:14   編輯:古建園林 跟其他省份比起來,廣東除了經濟發達處處是摩天大廈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值得考究的旅游景點,更別說古鎮古城這些充滿文化韻味的地方,但是最近發現這種的判斷錯了,在廣東的粵北地區,有一個瑤族自治縣城,這裡住著成千上萬瑤族同胞,也保留了一些完整的甚至上千年的瑤寨。
古建築
這裡也讓那些以為廣東不可能下雪的人極為驚歎,因為靠近廣西和湖南,這裡冬天的天氣非常寒冷,下小雪不是不可能的,雪後的千年瑤寨如同水墨畫般的壯觀和秀美,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次國際攝影節會在連南這個地方舉行了,如今親身經歷,我同樣也感歎這裡不愧是是個攝影家的天堂。
石階
南崗千年瑤寨位於連南縣城西南,海拔803米,鼎盛時有民居700多幢、1000多戶、7000多人,被稱譽為首領排。
古寨外的石牆口,幾棵古老的松柏樹依偎著,仿佛是古寨的最後守護者,跨入石牆口,頓有仿如隔世的感覺。千百年前瑤家濃郁的風情畫面一下子展現在眼前,風中仿佛都帶著一絲撲朔迷離的神秘氣息。
順路而上
千年瑤寨是宋朝建造的,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幾乎是沒怎麼修葺過,保留著原汁原味的瑤寨風情。寨子還有住戶,所以石階兩旁都種著青菜,被冰霜覆蓋過的青菜一定很甜。
菜地
千年瑤寨是宋朝建造的,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幾乎是沒怎麼修葺過,保留著原汁原味的瑤寨風情。寨子還有住戶,所以石階兩旁都種著青菜,被冰霜覆蓋過的青菜一定很甜。
菜地
在牌坊門口有專門迎接客人的瑤寨姑娘,端上一碗清香的米酒,洗去一路奔波的勞累,怎麼可能不與熱情好客的瑤族妹子來張合影呢。
山上的溪水潺潺流下,灌溉這兩邊的農作物,因為天氣寒冷,水車上已經結了冰,撫摸溪水刺骨般寒冷,但是卻非常清爽。
落紅不是無情物
南崗是全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瑤寨,已經被廣東省評為文物保護單位,也列入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行列。
走進古寨,仿佛進入歷史的時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讓人感受到瑤族歷史的悠久和傳統文化的古典美。
推薦閱讀:
蘇州:陸巷古村的故事
寧波余姚市公布首批歷史風貌建築
別讓文化遺產消逝在我們視野
投資數億歷時7年荔波建成環形仿古街
迎賓
南崗千年瑤寨依山而建,房屋順著山勢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半山坡上,因而這類聚居在半山上的瑤民被稱為排瑤。南崗千年瑤寨已有一千四百年歷史。隋唐時期,排瑤的祖先遷移到連南山區,為了躲避兵匪的侵擾,他們在險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明代時已具相當大的規模。南崗排的規模比其它排大,人口也比較多,鼎盛時期有600戶5000多人,故又被稱為“大哥排”、“首領排”。
南崗
這些瑤排建在千米高山陡坡之上,依山傍坡,密密排排,重重疊疊,堆壘上山,往往是前面房子的屋頂和後面房子的地面平高,其間有一條走廊過道。橫街直巷,巷道縱橫交錯,主次分明,把各家各戶串連起來,形成瑤排的格局。這些房子多數是竹水泥牆結構的吊腳樓,房屋建築一律為外牆青磚內為木質結構,裡面還有火爐塘、石槽沖涼盆、宛如蛛網的竹水笕,密不通風的臥室等獨特設備。
當然有些房子已經年久失修,開始坍塌,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它的美觀,殘缺的房子似乎更加具有歷史感。
特色建築
彎彎曲曲的山路,錯落有致的山房,在古寨之中,完整地保存著瑤族人古老的生活風貌。有古樸別致的吊腳樓,有凌空高掛縱橫交錯的竹水笕,有生火煙熏並舉的火爐塘,有下作牛欄上作儲糧的糧倉,還有原始的酒坊、豆腐坊、搾油坊,一磚一瓦,一門一戶,樸素地展現著瑤族人千百年前的生存狀態。一不留神,心飛到了千百年前的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看見瑤族人歡笑行走在這土地上,自然淳樸。
瑤寨
在一處古屋的後牆屋檐下,還可依稀辨別漢雲紋的裝飾畫,幾個正楷的漢字“百子千孫”,光緒年間所刻,令人猜測當年的主人家可能還是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寨中還能見到解放後留下來的標語,字跡清晰可見。一千四百年的滄桑歷史在這129畝的土地之間一一呈現
挺立的建築
邁步在清靜的山路上,一步一風景,古老的房子和山巒疊嶂的風景絕妙地配搭在一起,古樸而秀麗,陽光雖然不多,被冰雹洗刷過的石板路卻更加清新,青磚、黑瓦、枯木清新中又帶有一點蒼涼。寨內還有千年石棺。千年古樹,明清石拱橋等,但卻沒有漢族士大夫鐘愛的那些題刻,那些樓閣,那些小橋流水……她像一個素面的山姑,羞澀地躲在蔥籠的林中,卻有著更令人愉悅的山野之風。
推薦閱讀:
蘇州:陸巷古村的故事
寧波余姚市公布首批歷史風貌建築
別讓文化遺產消逝在我們視野
投資數億歷時7年荔波建成環形仿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