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安徽祁門:祁紅鄰裡牯牛降

安徽祁門:祁紅鄰裡牯牛降

日期:2016/12/14 17:50:12      編輯:古建園林
    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的祁門紅茶,產於安徽南端的祁門,黃山支脈由東向西環繞。附近有山名叫牯牛降,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古稱“西黃山”,山岳風光秀美绮麗,清幽寧靜,頗與茶友相宜。

    牯牛降位於祁門與石台縣交界處,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黃山、清涼峰、牯牛降)之一,以雄、奇、險著稱,因其峰頂有一黑色巨石,遠看似一頭大牯牛頂天而立故得名牯牛降。

    牯牛降共分為五大景區:主峰景區、龍門景區、奇峰景區、雙河口景區和觀音堂景區。其中觀音堂景區位於祁門縣境內,其余皆位於石台縣境內。

    牯牛降既是我國著名的綜合自然保護區,也是一處山岳型旅游風景區。這裡青山綠水相依,生態環境極為優美,自然風光集雄、奇、幽、秀於一身。

    牯牛峰

    牯牛降主峰的牯牛大崗,為安徽省南部第三大高峰。有“綠色的自然博物館”、“未開拓的黃山”之稱。自主峰之上,面向東南,具體景點的分布情況,由遠及近大抵是:巨大的睡佛以山為榻,面向西南,斜仰於眾峰之上;接著是構成牯牛降大景觀的一組景點:犁充、犁箭、犁尾、牛頭,游人腳下的牛脊背——牯牛降主峰。在這頭巨牛的腹脊之間,由西南向東北依次鳳凰松,鹦鹉石,“飛來石”,迎賓神龜,大頭鼋,太白金星等等。東南側正面的大峽谷中,巨大的“排刀鋒”拔地而起,主峰北側從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景觀是:高山草甸,黃山松純種樹,原始森林,闊葉針葉混交林,以及各種珍禽異獸。

    石台奇峰

    又稱靈山景區。其由西庫、中庫、東庫、高山田園風光、銀杏林、觀孝寺、七井泉等景點所組成。所謂“庫”,在當地村民的語言習慣中,實指“坳”或“山谷”,之所以動用了一個“庫”字,主要顯示了這三個大山谷的神秘性。觀孝寺建於何年,尚未考據清楚,問及當地居民,也只能籠統地回答是:“先有觀孝寺,後有池州府”。按照這種說法推斷,“觀孝寺”至少建於宋代以前。靈山寺的建築面積約有200多平方米,遺址尚存,部分磚石仍在。

 

    石台雙河口

    又稱雙龍谷景區,已於2012年國慶期間試開放。進入雙龍谷景區的道路,沿著石板步道,依次走過長澗口、椅子圈、雙河口等地,雙龍谷不僅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歷史也非常厚重,這裡曾經是晚明抗清英雄吳應箕的復營,亦即抗擊清軍南下的大後方,秀美的山水景觀,濃厚的文化底蘊。雙龍谷景區保留了自然真實面貌的山野,沒有一絲人為的跡象。

    石台龍門

    又稱龍門峽景區。是整個牯牛降最早開發的景區。主要景點有:嚴家古村、龍門潭、四疊飛瀑、鴛鴦潭和情人谷等。“嚴家村”居住著東漢著名隱士嚴子陵的後裔,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築保存完好。村中有老磨房、古祠堂和寫著紅軍北上抗日直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各個時期標語的“標語牆”,自然人文景觀俱佳;“情人谷”環境優美,是情侶眷屬的好去處;“四疊飛瀑”像一匹碩大的四疊白練直掛崖壁,如雪似玉,曲折回環,似從天來;“龍門潭”潭水青碧,峽谷幽深,怪石遍布,古木如蓋,有百丈巖、滾石灘、棲賢洞、隱月池、南國小長城等景點。

    祁門觀音堂

    主要景點有仙女潭、黃龍潭、大演坑、小演坑、仙人聚會等,主要山峰有大歷山、駱駝峰、雪花尖、小歷山,風景集“雄、險、奇、幽“於一身。森林覆蓋率高達98%,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5000個每立方厘米以上,故又有“天然氧吧”之稱,景區內新建竹木別墅、紅茶坊、徽州藝館、浏覽站棧道等旅游基礎設施。觀音堂景區得到妥善的開發,建起了完善的旅游設施,觀音堂風景區歷史文化悠久,是“戲曲鼻祖”、“戲曲活化石”傩戲和目連戲的發祥地,也是徽劇、黃梅戲的盛行地之一。牯牛降觀音堂風景區的地質文化,也是其文化的一個重要內涵,無論就科學考察、科普教育、旅游觀光,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裡同時也是新安醫學的發源地,是御醫的始發地,據歷史考證,在祁門縣境內,明、清兩代,共有19位御醫,猶以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為代表,因而祁門縣被譽為中國御醫第一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