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寺
日期:2016/12/14 13:31:04   編輯:古建園林 倦游寺位於陝西省周至縣城南約17公裡的黑水峪口。原為隋朝倦游宮遺址。倦游宮最早為隋仁皇元年(601年)始建,隋文帝楊堅來此避暑。唐朝鹹通元年(公元860年)改為三座寺院。一寺廢弛無存,現留二寺,分隔在黑水南北兩岸。
南岸的為倦游寺一般通稱為“南寺”,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曾改為“普緣禅寺”。清朝重修,現存正殿五間,內有泥塑、銅鑄和木刻佛像多尊,雕塑均極精巧。殿前後有大小不同古塔四座最大的為法王塔,磚砌方形,上小下大,形如錐立,高約27米,底邊寬約8米,塔七層,層間有出檐門拱。塔建於何時,無文考查,但就形制看似是唐朝建築。塔西南角有一塊黑色痕跡,人們傳為燈煙所熏,時暗時亮,稱為倦游寺十景之一“寶塔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