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古鎮西塘的橋

古鎮西塘的橋

日期:2016/12/15 15:21:49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西塘古鎮河流縱橫,橋梁眾多,幾乎每一座橋的背後都蘊藏著悠久的歷史和感人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有臥龍橋、五福橋、送子來鳳橋、安境橋等。西塘古橋的建造也是從宋代開始的;明代,隨著商業繁榮,商旅雲集,石橋也就越造越多,日前,小小的西塘鎮竟有各式各樣的橋近百座之多。
  同濟大學民居專家 阮儀三:橋在古鎮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是水陸交匯的一種紐帶 水行船 陸上行走 過河怎麼辦呢 就要靠橋 橋是聯系陸地與陸地之間 跨越河流的一種重要的紐帶 同時建造橋的位置是根據居住生活的需要 和根據交通的需要而建的 因此它的位置選得非常重要 因此這是橋的本身 由於我們江南地區 河裡要走船 走船橋要拱起來 要有空間 要拱橋 拱背橋 和直橋 因此這個橋的地位比較高 所以往往橋也是人們休息和觀景的地方
  建於明代的“五福橋”,連通燒香港的南北兩岸,是單孔石階橋。五福指的是福、德、壽、祿、善終。是民間對人生的五大追求,更是造橋人對過橋人的祝福,希望這座橋給人帶來的不僅是方便,更多的是吉利和希望。
  “送子來鳳橋”老百姓俗稱“晴雨橋”是三孔石板橋。傳說建造時,正好有一只鳥飛來,“送子來鳳橋”這個吉祥名字由此得來。橋頂的棚,和方磚鋪就的長條凳,為游人提供了休息和觀賞美景的好去處。
  而“送子來鳳橋”最通體現西塘人細致周到的本性之處,在於橋體上的石階被一分為二,左側的石階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側被設計成小小的斜坡;原因是,古人考慮到當時女子有纏小腳的陋習,邁步子小,台階不方便行走,於是做成小斜坡供女子專用。
  遠遠看去橋的頂棚上紅檐黑瓦,橋正中的花牆隔斷,把橋點綴得古樸新穎。
同濟大學民居專家 阮儀三:同是它也是風景的一部分 是西塘的一個很重要的文化 你看西塘的橋都有橋聯 橋聯就是點景抒情的地方 這種點景抒情加上了一點文化的意念 一看橋的位置 一看橋的裝飾 馬上會引起聯想 引起共鳴 跟當時的作者會引起共鳴
  由於石橋都建在重要的交通位置,所以逐漸也成為了人們交往休閒的場所。
“修幾百年崎岖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镌刻在石橋上的楹聯,更加強化了西塘古鎮的文化氛圍,成為了古鎮景觀的點睛之筆。
  西塘古橋工藝精湛,至今保存完整,有很強的觀賞價值,石橋見證了西塘古鎮的歷史,也為這座江南水鎮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和隽永的文化意味。
  在注重時尚與時效的今天,鋼盤混凝土的陰隔,使散淡、安逸的生活和鄰裡親密和睦交往似乎成為了記憶。而秀美江南的古鎮西塘,人們質樸友善,幾百年來過著一種素雅淡泊的平民生活,而一切也是今天的人們所向往和追求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