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在苗鎮趕場,體驗苗族人的生活

在苗鎮趕場,體驗苗族人的生活

日期:2016/12/15 0:08:0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苗族

趕場是寨裡別具趣味的風俗,“趕場”在漢語中是追求姑娘的意思。十八九歲的苗族男青年,到了談情說愛的年齡,大多會利用走親訪友的機會,先試探性地了解對方情況,然後再進一步利用趕場的機會主動去找姑娘,大多是在地角場邊,或者在行走的路途中與姑娘討糖、討水果。外鄉人初次見此風俗,難免也會興奮地向姑娘討要東西,但如果姑娘不理不睬,再去“討”就只會自討沒趣了。

遇到趕場日,如果你膽量夠大,試著去搭一段農用車吧,擠在滿滿一車的雞鴨、肥料與歡樂的鄉民間,體驗一下鄉野的別樣情致,也不失為一件頗為有趣的樂事。只是在趕場人多時搭乘農用車,一定要抓穩扶牢,懸著的身體實在大意不得。
每逢農歷一、六的日子禾庫趕場時,這個距離鳳凰較遠的小鎮子就由索然無趣立刻變得人氣極旺,賣銀飾的、土布的、繡花衣的、種子化肥的、煙絲的、青菜生姜的,以及提著鴨抱著雞的,應有盡有。纏頭帕、挎背簍、吃著粑粑的老婦人,圍著一台唱苗歌的電視、穿國防綠軍裝的男人,頭戴斗笠、打著盹、賣鴨雛的老伯伯,守著燈盞窩前那鍋熱油的小姑娘,米豆腐攤旁照顧吃奶娃娃的女子,算命、賣苗藥的戴眼鏡中年人,挑著擔子賣豆干的婦人,粉嫩酸蘿卜攤前照顧生意的姑娘,戴著虎頭帽、歪在背簍裡睡不醒的嬰兒,耳朵上別著煙、蹲圍在一起的男人們,捏著燙嘴燈盞窩吃得正香的小男孩,叽叽喳喳挑著花帶的女人們……躥入鼻中的酸、辣、腥、甜、臭各種味道在禾庫的墟場上從頭至尾一直混合著,融化著,堵得水洩不通。一車又一車的鄉民從滿滿的貨車上你推我擠地下來,又一擁而上把陽傘下的電視、鴨蛋、糖米糕、鍋碗瓢盆、甘蔗、猕猴桃等等攤子圍得裡三層外三層,這就是真實的禾庫,簡單的禾庫,在趕場中生活的禾庫。


苗族


距離禾庫五公裡外的板吉寨和巖板寨,也不妨徒步去走一走。伴著鄉間的清新空氣,穿行於寨中的石板小路上,曬太陽的老婆婆、善意微笑的鄉民、嬉鬧的小孩子、挑水的熱情農婦......一切的溫暖樸素,都會讓你感覺恍若隔世。
                                             
到達:
        乘車地點目前在鳳凰路向北約1公裡的三岔路口,車程約3小時。
游覽時間:
        兩小時左右足夠。
住宿:
      在這裡住宿不太方便,如果是帶著睡袋而且又能隨遇而安的旅人,就可以選擇住在一樓有網吧的禾庫招待所。
美食:
      禾庫市場邊有很多小吃店,價廉物美,隨便嘗嘗什麼都覺得這裡有比鳳凰更樸素地道的鄉土味道。

旅游手記:
      1.現在邊場上賣的繡花苗服一般都是機繡的,不如回古城或去黃絲橋買手工繡品。
      2.趕場後的回程途中,可以試著搭一段農用車,擠在各樣農產品與歡樂的鄉民間,體驗一下鄉野的情致。農用車在趕場人多時,搭車的乘客很可能是在車頂上,或是半個身體懸在車外,一定要記得抓好扶手,不可大意!
      3.此處距離天星山不遠,那裡面有兩條峽谷,大約需要走20多公裡,是個徒步穿越的好地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