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婉約柔美又樸拙內斂的小街。這條位於沱江邊的小街被人們稱為老營哨,街上白日裡有水邊楊柳靜靜撫著流水,夜間有木樓裡的音樂來慰藉游客的心情。很多人把老營哨街比做鳳凰的酒吧一條街,而鳳凰的酒吧其實並不花哨,也不張揚,與江邊的吊腳樓、老木船、舊水車搭配起來,在相得益彰的默契之外,還隱含了淡淡鄉土味的文學氣質。那是一種人人追求並向往的,“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挑個你喜歡的賞景好位置,坐下來看著水,定一定神,發一發呆,寫寫日記,聊聊天,結識幾個新朋友,也許就在某個瞬間懂得了來鳳凰的理由,悟到了古城絕妙的韻律,以及旅行的真谛。“古城守望者”酒吧的老板對於位置的選擇是絕對明智的。這家酒吧與北門城樓遙遙相對,坐在樓上既能俯瞰正對著的跳巖與沱江,也能欣賞對岸吊腳樓與輕舟的風情。裹在濃濃咖啡香裡的守望者,也許不是古城最溫柔、最舒適、最惬意的酒吧,但卻是邂逅幽幽古城、守候一段自己與古城緣分的最好地方。
老營哨盡管喧鬧,但巷子裡還是藏了幾家吧,其中“摩西,把房梁抬高!”清吧應算是最具特色。老板人稱二哥,原是個作家,在湘西文化圈內小有名氣,同時也是鼓手和獨立電影導演。二哥是清吧主唱,簡單一把木吉他伴奏,從情歌唱到民歌,還有20世紀90年代懷舊的中國搖滾,仿佛聽到歲月的聲響在每一塊青磚灰瓦間毫無顧忌地流淌。這是間酒吧,也是漂流在外的旅人們一個可以暫時停靠的港灣,它的三樓永遠留給世界各地流浪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雖然稍顯簡陋,但完全是免費的。來“摩西清吧”,與其說是尋找那一份夜的清幽,或是貪圖那幾晚免費的住宿,其實收獲更多的是能夠結識一群和二哥一樣的人。在這商業氣息漸濃的古城裡,他們仍舊任性地保持著那顆赤子般的心,讓我看到了一個鳳凰的烏托邦。
在回龍閣的“流浪者酒吧”裡,伴著紅燈籠聽音樂、吃東西也是很有情調的享受。流浪到酒吧來的不一定都是行者,但這裡承載的卻是同樣的流浪心情。真正的流浪者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流浪的心情和沿途的風景人文,用來釋放內心情緒的地方可以是一個小鎮上的茶館,可以是一個街邊的粉館,也可以是一個用情調粉飾的酒吧。也還是在這條街上,有個很適合吃完飯接著喝杯咖啡的地方--亦素。雖然是個酒吧,卻很樸素、清爽、自然,就像招牌上的素色蠟染布一樣。店裡有老板親手煮的很香醇的咖啡,有味道很純正的芝士蛋糕,有很柔緩的音樂,有高雅不俗的書,有很溫和的光線,木格子窗外還有一條更溫柔的河流,光陰每日每夜每月每季每年都在這樣的歲月裡流過。
想在古城不受打擾,找個靜靜的又小小的地方,面對真實的鳳凰、真實的沱江,以及內心的真實,也許去江邊的“八月裡”是最好的選擇了。最可愛的是蹲坐在門口的一只灰白色的短毛貓,任由人逗弄,不急不躁,永遠保持著一臉憂郁無辜的表情。古老的苗家吊腳樓,內部沒有過多的裝飾,屋內皆是原木打造的簡約桌椅,深藍素雅的印染粗布覆於桌上,硬木沙發三兩只,不是那種極其柔軟可嵌入身體的美式沙發,這倒是和鳳凰的古城氣質頗為相符。木牆上釘滿了大小不一的便箋紙,顏色都是純潔的白,一張疊著一張。走近細細品讀紙上的文字,有隨意的塗鴉,有幽默的短句,還有浪漫的小詩。揀一個靠窗的位子,抬眼可見悠悠江水,隱隱青山,歌女唱著山歌乘木船順水而
下。點一杯冰摩卡,咖啡沁人心脾的香味伴隨著bossa nova的舒緩節奏,陽光懶懶地照在身上,幾可坐上一輩子。